新生代构造

作品数:224被引量:3947H指数:3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张培震漆家福郑德文王伟涛孙珍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震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松辽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对砂岩型铀矿成矿的控制作用——来自磷灰石裂变径迹的证据被引量:8
《地质学报》2020年第10期2856-2873,共18页吏成辉 程银行 王铁军 王少轶 张天福 程先钰 张夏炜 李艳锋 
中国地质调查项目(DD2019081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0604200);国际地球科学计划(IGCP67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编号:2015CB453000)资助的成果。
本文针对松辽盆地北部隆起区的4个钻孔13件样品系统展开了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揭示了松辽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对砂岩型铀矿床的限制作用。13件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北部晚白垩世以来的构造演化过程主要经历了3期快速隆升...
关键词:松辽盆地 磷灰石裂变径迹 砂岩型铀矿 新生代构造演化 太平洋板块 
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构造演化在柴达木盆地中的沉积记录被引量:11
《沉积学报》2013年第5期824-833,共10页关平 简星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9-002-40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4-004-00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CB214801)联合资助
青藏高原形成和演化过程中经历的构造活动,在高原的盆地中均有相应的沉积记录。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盆地新生界地层详细地记录了这些构造—沉积响应。对野外剖面和钻井岩心的新生界沉积物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其结果显示,柴达木盆...
关键词: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 构造隆升 沉积记录 盆山耦合 
南海北部新生代构造迁移特征被引量:10
《海洋地质前沿》2013年第4期1-6,共6页赵卫 方念乔 詹华明 刘豪 宫少军 乔吉果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子课题"南海新生代大陆边缘地层年代框架"(2007CB411704)
选择南海北部比较有代表性的珠江口、琼东南和中建南3个盆地作为研究区,对所获取的剖面进行了地震解释工作,运用地震地层学和构造地质学等方法对我国南海北部新生代演化史开展研究,探讨了南海北部陆缘各区域构造演化差异及规律。结果表...
关键词:新生代 断—坳过渡期 构造迁移 构造演化差异 南海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晚新生代构造变形及其意义被引量:17
《地学前缘》2012年第5期312-321,共10页张涛 宋春晖 王亚东 郑海军 张志高 吴松 孟庆泉 方小敏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1CB403000;2010CB8334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国际合作基金项目(40920114001)
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研究是认识整个青藏高原隆升过程、机制以及印欧板块碰撞远程效应的重要途径。受控于昆仑山断裂、阿尔金断裂、祁连山断裂的柴达木盆地,新生代地层发育,较完整地记录了高原东北缘的构造变形信息。尤其柴达木盆地...
关键词:构造变形 晚新生代 构造旋转 平衡剖面 柴西地区 
南海北部新生代构造演化序列及其油气成藏意义被引量:29
《地质学报》2012年第8期1249-1261,共13页吕宝凤 殷征欣 蔡周荣 万志峰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编号2009CB219401)资助的成果
本文从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出发,在综合分析板块作用、壳幔作用、岩浆热事件、构造变形、沉积作用等地质作用特点及其相互印证与制约关系的基础上,梳理了南海北部新生代主要构造事件和构造演化序列,提出受欧亚、印澳、太平洋3大板块的...
关键词:南海北部 新生代 构造演化序列 油气成藏要素 复式油气聚集带 
南沙海域新生代构造特征和沉降演化被引量:18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815-822,共8页赵中贤 孙珍 陈广浩 张云帆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群项目(No.KZCX2-YW-Q05-0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No.2007CB41170405);国家科技重大专项(No.2008ZX05025-005)
为了认识南沙海域新生代的整体沉降规律,对覆盖南沙海域的5条地震剖面进行了构造分析和沉降计算.结果表明,南沙海域大部分伸展断层活动到T40(16Ma)和T60(23.8Ma),而T60(23.8Ma)前的构造沉降表现为断陷盆地特征,T60后为坳陷特征,所以T60(...
关键词:构造 沉降 新生代 南沙 海洋地质 
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构造演化及其特征被引量:142
《石油学报》2010年第4期528-533,541,共7页张功成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9CB219400);国土资源部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XQ-2004-05);(XQ-2007-05);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25)联合资助
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新生代构造是经过两次不同方向海底扩张和短期改造形成的,受红河断裂带走滑作用以及菲律宾板块挤压等主控因素制约,经历了裂谷期、热沉降期和准被动大陆边缘晚中新世以来的新构造期3个构造演化阶段。陆内裂谷期盆地...
关键词:南海北部 深水区 构造演化 新生代构造 被动大陆边缘 地堑型凹陷 
准噶尔盆地南缘新生代构造特征及其与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初析被引量:45
《岩石学报》2010年第2期457-470,共14页陈正乐 鲁克改 王果 陈柏林 王国荣 郑恩玖 崔玲玲 丁文君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7CB411305和2001CB409808)资助
准噶尔盆地南缘盆山结合部中新生界沉积巨厚,新生代变形强烈,是研究新盆山耦合的理想场所,也是我国砂岩型铀矿找矿的远景区段。本文在综合前人资料和野外观测分析基础上,根据新生代构造活动特征,将准噶尔盆地南缘划分为博格达山前和西...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南缘 新生代构造 砂岩型铀矿 成矿作用 
天山两侧山前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成因刍议被引量:17
《地学前缘》2009年第3期149-159,共11页陈正乐 鲁克改 王果 陈柏林 李丽 蒋荣宝 崔玲玲 宫红良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7CB411305,2001CB409808)
天山两侧山前新生代构造变形强烈,是研究盆山耦合动力学机制的理想场所。文中在综合分析前人资料基础上,结合作者的野外观测和分析,综述了天山两侧盆山转换部位不同段的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新生代构造变形在...
关键词:天山 盆山耦合 新生代构造变形 地球动力学 
渤海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被引量:97
《高校地质学报》2008年第2期191-198,共8页汤良杰 万桂梅 周心怀 金文正 余一欣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项目(SC06TJ-TQL-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2143,40472107,40172076);国家973计划项目(2005CB422107,G1999043305)共同资助成果
在渤海盆地8个主要凹陷各选取一口井,对每口井构造沉降史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渤海盆地的构造沉降特征各凹陷不统一,南部和北部先沉降,再逐渐向中部迁移,最后以中部沉降为主,沉降中心明显由周缘向盆地中心迁移,反映构造活动的阶段性和...
关键词:沉降史 埋藏史 平衡剖面 构造演化 新生代 渤海盆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