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高胆红素

作品数:3777被引量:7900H指数:3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钟丹妮韩树萍董小玥余章斌李贵南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湖南省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光疗联合小儿推拿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被引量:5
《中国现代医生》2021年第29期142-144,148,共4页娄冉 陈清 黄克勤 王亭 钱拉拉 张红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2018ZQ045)。
目的分析光疗联合小儿推拿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温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入住的12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治疗方案,研究组...
关键词: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小儿推拿 光疗 
NSE联合NPY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0
《重庆医学》2019年第10期1784-1786,共3页陈清 钱霜霜 林锋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2018ZQ045)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联合神经肽Y(NPY)检查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到该院妇科分娩后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的患儿75例作为观察组,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
关键词: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脑损伤 神经肽Y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基于延续护理探讨经络穴位按摩联合抚触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效果被引量:19
《中国现代医生》2018年第17期150-153,157,共5页朱翡翡 裴金霞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2018ZB086)
目的观察基于延续护理探讨经络穴位按摩联合抚触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8月我院妇产科分娩的19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四组,即抚触联合穴位按摩组(A组)、抚触组(B组)、穴位按摩组(C组)、对照...
关键词:延续护理 经络穴位按摩 抚触 预防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孕妇产前因素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的影响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年第6期552-554,I0004,共4页赵红梅 徐彩飞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No.2013ZB04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婴儿常见的多发病之一,约10.5%足月儿和25.3%早产儿可出现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甚至引起胆红素脑病[1],从而导致神经损害和功能残疾,对社会和家庭造成极大危害。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本文探讨孕妇...
关键词:孕产妇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围产期危险因素调查被引量:7
《中国现代医生》2014年第11期1-3,共3页陈玲 陶国凤 吴芬英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2013ZA126)
目的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围产期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分娩的新生儿2 379例为调查对象,共821例纳入调查。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剖宫产、母乳缺乏、体重下降>10%、围产窒息、宫内窘迫、母亲高龄产妇、感染、产前使用催产...
关键词: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围产期 危险因素 
茵陈退黄方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年第2期456-458,共3页王晓鸣 陶钧 裴宇 徐彩飞 
2007年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No.2008GA016)~~
目的:通过茵陈退黄方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评价其临床疗效,寻求最佳用药途径和剂型。方法: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于湿热内蕴(阳黄)的180例患儿,按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汤剂治疗组和栓剂治疗组3组。...
关键词:中药栓剂 茵陈退黄方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临床疗效 
茵陈退黄汤灌肠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浙江中医杂志》2013年第4期249-250,共2页吴肖妮 俞学铭 田真 许慧芬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茵陈退黄汤灌肠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编号:2010ZB143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占住院新生儿的首位,为30%~50%,其中以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多见,血清未结合胆红素过高可通过血脑屏障,使基底核等处的神经细胞黄染,引起胆红素脑病,造成新生儿致死或...
关键词:茵陈退黄汤 灌肠疗法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临床观察 
孕妇体质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及调养被引量:2
《福建中医药》2011年第3期34-35,共2页徐彩飞 赵红梅 潘小芳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科研专项项目[国中医药发〔2008〕3号];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2008W006)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约50%足月儿和80%早产儿在新生儿曾出现黄疸[1],中医称之为"胎黄"、"胎疸",是新生儿期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引起皮肤、巩膜及黏膜黄染的临床症状,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大类。本文基于治...
关键词:孕妇体质 高胆红素血症 相关性 实热质 痰湿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