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剧团

作品数:147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汪胜水徐玉莲胡亮郑传寅屈雅红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大学池州师范专科学校安徽新华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农家致富》《江淮文史》《文艺生活(中旬刊)》《当代电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生长恨水长东——黄梅戏《张恨水》观演笔记
《黄梅戏艺术》2024年第4期11-12,共2页唐跃 
看了潜山市黄梅戏剧团创作演出的《张恨水》,又一次刷新了我对张恨水的认知。最早,听说张恨水是鸳鸯蝴蝶派作家。这个文学流派得名于清代狭邪小说《花月痕》里的诗句“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名声很不怎么样。据说他们多写才...
关键词:鸳鸯蝴蝶派 张恨水 情爱故事 《花月痕》 文学流派 黄梅戏剧团 才子佳人 媚俗 
守正创新的戏剧经典——观《郎对花姐对花》
《黄梅戏艺术》2024年第4期20-21,共2页陈中元 
一第十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组织上安排我参加一剧一评工作,而第一出戏就是看由江苏省盱眙县黄梅戏剧团献演的原创剧目《郎对花姐对花》。拿到《郎对花姐对花》剧本,一看其编剧是袁连成,不免吃惊,这可是近些年在圈内频传,并游离于...
关键词:黄梅戏剧团 原创剧目 婺剧 戏剧经典 江苏省盱眙县 昆曲 守正创新 展演 
老戏新演《珍珠塔》——我饰演陈翠娥的一点舞台体会
《黄梅戏艺术》2024年第3期91-92,共2页钱霜 
桐城市黄梅戏剧团复排黄梅戏传统剧目《珍珠塔》,报送参加了2019年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演出活动。《珍珠塔》是一出为广大戏迷观众所熟知且传唱度较高的传统戏曲剧目,像越剧、锡剧、淮剧、吕剧等众多剧种皆有此剧目,且各有千秋。...
关键词:黄梅戏剧团 锡剧 戏曲剧目 吕剧 人物角色 淮剧 传统剧目 故事框架 
黄梅前辈 秦启霞
《黄梅戏艺术》2024年第3期96-96,共1页
秦启霞,1938年4月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1952年初,拜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为师,是继师姐田玉莲后的第二个徒弟,从此踏上了戏剧表演之路。1953年3月,师父调入安徽省黄梅戏剧团,1954年4月起,先后在安庆市胜利黄梅戏剧团二团、安庆市黄梅...
关键词:黄梅戏剧团 《天仙配》 秦雪梅 演出剧目 严凤英 戏剧表演 拜月记 《梁祝》 
新编黄梅戏《女国医》的艺术成就
《中国戏剧》2024年第8期38-39,共2页郑传寅 
黄梅戏《女国医》是由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黄梅戏剧团打造的新编历史故事剧,李莉、章楚吟编剧,黄鸣现导演,徐志远作曲,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梅花奖”获得者程丞和“梅花奖”获得者、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张辉领衔主演。该剧入选2022年度...
关键词:黄梅戏剧团 领衔主演 戏曲表演 艺术剧院 女医生 国医 领军人才 艺术成就 
我的从艺之路
《黄梅戏艺术》2024年第2期4-7,共4页濮本信 
考戏校开始写这篇文章之际,真是一阵酸楚,一股悲喜之情涌上心头,感叹日月如梭,岁月无情,我从一个懵懂少年一下变成满头华发的耄耋老者,似乎就在一瞬间,正如网络上流行的一句话,昨日顽童今日翁,岁月如梭快如风。岁月回到1958年7月19号,...
关键词:黄梅戏剧团 岁月如梭 顽童 安庆市 悲喜 老者 训练班 无情 
风从南山来——池州观剧有感
《黄梅戏艺术》2024年第2期56-57,共2页张玲 
桂子花开,清香弥漫。江城秋色美,悠悠南山风。十月,微风吹过江淮大地,掠过池州港醉美的庭院,在池州秋浦大剧院,一场视觉盛宴缓缓拉开序幕。由国家一级编剧王训怀先生编剧、著名作曲家陈精耕先生作曲、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教授胡继宗...
关键词:黄梅戏剧团 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 视觉盛宴 一级编剧 精心打磨 江淮大地 复排 池州 
曾经绽放的一朵黄梅小花——记原安庆市百花黄梅戏剧团
《黄梅戏艺术》2024年第1期75-79,共5页王东升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八十年代初期,“四人帮”刚刚被打倒,全国处于拨乱反正、百废待兴的时期,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为适应当时安庆市文化生活的需要,安庆...
关键词:黄梅戏剧团 八十年代 安庆市 曲艺 拨乱反正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前辈艺人
《黄梅戏艺术》2024年第1期94-94,共1页
黄梅前辈宁少华。宁少华,1935年出生,安徽安庆人。1955年进入安庆市民众黄梅戏剧团工作,工小生。演出剧目:《游春》《蓝桥会》《闹花灯》《天仙配》等。1958年调安徽省黄梅戏剧团,1959年到西藏黄梅戏剧团。1963年分配到徽州黄梅戏剧团。
关键词:黄梅戏剧团 《天仙配》 演出剧目 蓝桥会 安徽安庆 安庆市 前辈 
送戏下乡提实效 乡村文化助振兴
《农家致富》2024年第1期54-55,共2页王慧 
一辆车,一台戏,便成了一个流动舞台。2023年,江苏省完成送戏下乡2508场。来自基层的剧团不分春夏秋冬,穿过乡村阡陌,走进田间地头,将精彩纷呈的戏曲送到乡亲们身边。戏韵悠扬,家门口享文化盛宴傍晚,离演出还有两个小时,如皋市白蒲镇文...
关键词:《天仙配》 黄梅戏剧团 流动舞台 《木兰从军》 文化盛宴 台下观众 送戏下乡 戏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