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斑

作品数:1080被引量:1943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庆凯王桂清顾鑫丁俊杰杨晓贺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沈阳农业大学聊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300份玉米种质对两种灰斑病菌的抗性评价被引量:7
《玉米科学》2018年第4期162-165,共4页刘可杰 董怀玉 姜钰 胡兰 徐婧 王丽娟 徐秀德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16B12、2012BAD04B03、2013BAD07B03);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2016NWB036-12-18)
2013~2016年,采用田间人工接种方法,评价300份玉米种质对两种灰斑病菌玉米尾孢(Cercospora zeina)和玉蜀黍尾孢(Cercospora zeae-maydis)的抗性。结果表明,对玉米尾孢表现高抗、抗和中抗的种质分别为10、100和121份,表现感和高感...
关键词:玉米 玉米灰斑病 抗性评价 玉米尾孢 玉蜀黍尾孢 
用六偏磷酸钠预防灰斑的研究被引量:1
《西部皮革》2016年第19期39-43,共5页曾运航 郭潇佳 周建飞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C06B11)
完成浸灰工序后,先加入六偏磷酸钠(SHMP)水洗灰皮,再对灰皮进行去肉、片皮、称重等操作,以预防灰斑形成。用FESEM和EDS分析SHMP水洗灰皮的表面形貌和元素组成,结果表明当用2.0%SHMP和200%水(以灰皮质量为基准)于22℃水洗灰皮30 min后,...
关键词:制革 浸灰 灰斑 六偏磷酸钠 
引起玉米灰斑病的2种尾孢菌生物学特性比较被引量:3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342-346,共5页刘可杰 徐婧 胡兰 徐秀德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16B12;2012BAD04B03;2013BAD07B03)
为探索尾孢菌所致玉米灰斑病的发生和流行规律,为其防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对引起玉米灰斑病的玉米尾孢菌(Cercospora zeina)和玉蜀黍尾孢菌(Cercospora zeae-maydis)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种尾孢...
关键词:玉米灰斑病 生物学特性 玉米尾孢菌 玉蜀黍尾孢菌 
三江平原不同年代大豆主栽品种粒茎比和主要病害抗性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2016年第9期66-70,共5页郭美玲 刘成贵 李灿东 王志新 郑伟 张振宇 陈维元 郭泰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公益性专项"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佳木斯综合试验站建设"(CARS-04-CES0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方早熟大豆新品种培育与扩繁"(2011BAD35B06-1-5)
为了研究三江平原不同年代大豆主栽品种粒茎比与主要病害(灰斑病、根腐病)的变化规律,选用不同年代18个同熟期的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深入系统的开展研究工作。结果表明:随着年代的推进,粒茎比的变化趋势为逐年...
关键词:三江平原 大豆主栽品种 粒茎比 灰斑病 根腐病 
抗病优质大豆新品种黑农67的选育及其高产高效配套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5年第4期171-172,共2页魏崃 王伟威 于志远 吴俊江 李馨园 王久田 刘丽君 
成果转化基金资助项目(2013DB6BN020);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CARS04-PS05);"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1BAD35B06-1-4);哈尔滨市科学技术局科技创新人才资助项目(2013RFQYJ016);黑龙江省留学归国科学基金资助项目(LC2012C37)
大豆是主要的粮油兼用作物,大豆产业的发展关系到人民的生活水平及社会经济的发展[1]。优质蛋白和畜牧业的饲料蛋白主要来源于大豆,因此创制优质、抗病、高产大豆新品种是解决产业技术需求的主要环节。依据产区品种中存在的问题,筛选出...
关键词:大豆新品种 优质蛋白 育种目标 品种特点 饲料蛋白 抗灰斑病 收获方式 蛋白质含量 窄行密植 生活水平 
外引玉米种质对3种玉米叶斑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被引量:14
《植物保护》2015年第2期167-170,共4页董怀玉 薛玉梅 王丽娟 刘可杰 徐秀德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16B12;2012BAD04B03;2013BAD07B03)
2012-2013年,应用田间人工接种的方法对引进的165份国外玉米种质进行了玉米大斑病、灰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等3种病害同步抗性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引进的国外玉米种质对3种玉米叶斑病的抗性表现均存在差异,表现抗病的种质较少,大部分种...
关键词:外引玉米种质 大斑病 灰斑病 弯孢菌叶斑病 抗性鉴定与评价 
抗灰斑病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合农64选育与推广被引量:7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5年第3期1-4,共4页刘成贵 刘秀芝 郑伟 李灿东 张振宇 郭美玲 郭泰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1BAD35B06-1-5);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11AA10A105)
合农64是2003年以美国品种HOBBIT为母本,九丰10号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2013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生育日数115d,需≥10℃活动积温2 350℃,在黑龙江省为中熟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892.7kg·hm-2,较对照品种...
关键词:大豆新品种 合农64 选育与推广 
黑龙江省大豆新品系抗灰斑病鉴定被引量:5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10期120-124,共5页丁俊杰 顾鑫 杨晓贺 胡国华 陈庆山 刘春燕 申宏波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6BAD21B01);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0936);黑龙江省科技厅项目(GA09B103-9)
明确大豆种质对大豆灰斑病的抗性,是大豆抗病育种的前提条件。2009年在大豆灰斑病病圃,对黑龙江省大豆育种单位近期新育成的大豆新品系进行抗大豆灰斑病鉴定筛选研究,为抗病亲本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在大豆R3~R4阶段,采用孢子悬浮液人工...
关键词:大豆 灰斑病 品系 抗性 
大豆对灰斑病菌15号小种的抗病基因定位及标记检测被引量:11
《植物保护学报》2011年第2期116-120,共5页姜翠兰 丁俊杰 文景芝 胡国华 陈庆山 刘春燕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21B01);农业部"948"项目(06-G5);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C200936)
为明确大豆对灰斑病菌15号小种的抗性位点,以大豆抗病品种垦丰16、感病品种绥农10及其杂交F2、F3代群体为试验材料,在接种鉴定的基础上,运用SSR标记技术及分离群体组群分析法(BSA法)对垦丰16抗病基因进行了定位,并应用108份大豆新品系...
关键词:大豆灰斑病菌 抗病基因 SSR标记 
玉米灰斑病菌在叶片上发育的组织学观察被引量:3
《贵州农业科学》2011年第2期73-75,共3页肖淑芹 孟祥钦 赵志伟 薛春生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玉米重大病害可持续控制技术研究--玉米病害病原菌变异动态及检测技术专题"(2006BAD08A06);辽宁省农业重点攻关计划项目"玉米;水稻等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测报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2008214001)
为明确灰斑病菌分生孢子的产生和萌发条件,采用生物学方法筛选适于灰斑病菌产孢培养基和分生孢子萌发条件,再用水合氯醛和乳酚油染色法对玉蜀黍尾孢菌在叶片及其内部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产孢培养基:玉米叶粉琼脂培养基(ML...
关键词:玉米灰斑病菌 叶片发育 染色 组织学观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