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演替

作品数:96被引量:1913H指数:2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炜梁存柱刘钟龄郝敦元宝音陶格涛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高原鼠兔对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及恢复演替的影响被引量:22
《兽类学报》2014年第1期54-61,共8页刘伟 严红宇 王溪 王长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970498);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C08B03)
2009年4月至2011年9月采用围栏封育和去除法,对去除高原鼠兔的处理组和鼠兔扰动(对照组)区域植物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和地上生物量进行了比较分析,旨在阐明高原鼠兔对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和群落演替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高原鼠兔处理组和...
关键词:高原鼠兔 退化草地 植物群落 恢复演替 
不同起始状态对草原群落恢复演替的影响
《生态学报》2013年第10期3092-3102,共11页杨晨 王炜 汪诗平 梁存柱 王立新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C02B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60476;31060076);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0Zd16)
内蒙古典型草原,由于过度放牧利用,绝大部分草原处于退化状态。为了使退化草原得到较好的恢复,以锡林郭勒盟白音锡勒牧场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在不同起始状态下的草原群落,经过6a的自然恢复,其各自的群落组成,地上生物量及共...
关键词:放牧率 恢复演替 植物群落 土壤物理性质 
高寒草甸恢复演替过程中生产力与植物功能特征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3
《草业学报》2012年第6期235-241,共7页张灵菲 魏斌 葛庆征 郝敏 傅华 张卫国 江小雷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BAC53B04);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科研经费项目(201203041)资助
研究选择甘肃省玛曲县阿孜牧场高寒草甸,利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分别于同质高寒草甸内选择弃耕后恢复1,3,7,10,15年的5个演替梯度的草地各0.5hm2,于每梯度样地内选5个0.5m×0.5m的样方,分别于2010年5月(牧草萌发期)和8月底(生...
关键词:恢复演替 植物功能特征 净初级生产力 高寒草甸 
滇东喀斯特植被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分析被引量:7
《水土保持研究》2009年第1期145-148,共4页司彬 姚小华 任华东 李生 何丙辉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专题“石漠化综合治理与植被恢复技术研究”(2006BAD03A0303);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科技支撑项目“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2003]88-1);“南方石漠化山地植被恢复技术应用示范”(林计批字2006-3);科技部公益项目“石漠化植被恢复技术支持体系构建”(2005DIB3J146)
滇东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后,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可分为草丛阶段、草灌阶段、灌木林阶段、次生乔木林阶段、滇石栎和高山栎林阶段、麻栎和高山栎林阶段、高山栎林阶段。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各演替阶段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在滇...
关键词:喀斯特植被 石漠化 植被恢复 土壤养分 滇东 
滇东喀斯特植被恢复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8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1期132-139,共8页司彬 姚小华 任华东 李生 何丙辉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专题“石漠化综合治理与植被恢复技术研究”(2006BAD03A0303);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科技支撑项目“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2003]88-1);“南方石漠化山地植被恢复技术应用示范”(林计批字2006-3);科技部公益项目“石漠化植被恢复技术支持体系构建”(2005DIB3J146)
将滇东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分成草丛阶段、草灌阶段、灌木林阶段、次生乔林阶段、滇石栎和高山栎林阶段、麻栎和高山栎林阶段、高山栎林阶段.以空间代替时间选取典型样地,分析了各演替阶段群落的物种组成;应用物种丰...
关键词:喀斯特植被 自然演替 物种组成 物种多样性 滇东 
呼伦贝尔沙地植被演替规律研究被引量:12
《水土保持学报》2008年第6期180-186,共7页朴起亨 丁国栋 吴斌 屈志强 万勤琴 朴律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47142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D26B03)
在对呼伦贝尔沙地形成的历史背景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研究了呼伦贝尔沙地植被资源状况、特征及植被演替规律。结果表明,在过度放牧所引起的逆行演替中,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的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从31种锐...
关键词:呼伦贝尔沙地 沙漠化 群落演替 逆行演替 恢复演替 
黔中喀斯特植被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研究被引量:25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1122-1125,共4页司彬 姚小华 任华东 李生 何丙辉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3A0303);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科技支撑项目([2003]88-1)、(林计批字2006-3);科技部公益项目(2005DIB3J146)
黔中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后,植被恢复自然演替过程可分为草丛阶段、草灌阶段、藤刺灌丛阶段、次生乔林阶段和顶级群落阶段。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各演替阶段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在黔中喀斯特植被恢复自然演替过程中,土壤容重逐渐降...
关键词:喀斯特植被 石漠化 植被恢复 土壤养分 黔中 
云雾山本氏针茅草地群落恢复演替过程中的物种多样性变化动态被引量:42
《草业学报》2008年第4期12-18,共7页贾晓妮 程积民 万惠娥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7CB106803);国家科技支撑课题(2006BAD09B08);国家林业局荒漠化监测专项资助
采用样方法对云雾山干草原区本氏针茅草地群落进行长期定位监测,对未封育样地和封育5,10,15,20和25年样地群落的平均高度、盖度、多度和地上生物量以及植物多样性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以研究围栏封育对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动态变化的影...
关键词:围栏封育 群落特征 多样性指数 丰富度指数 均匀度指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