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菌苗

作品数:208被引量:268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陈昌福周晓苏黄建生任大明苑士祥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新疆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医药卫生—基础医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细菌转基因植物疫苗研究进展被引量:13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6年第6期588-589,587,共3页李文桂 陈雅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500423);教育部重点项目(No.205131);重庆市科委攻关计划(No.03438);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KJ050313);重庆市卫生局科研基金(No.032099和052203)资助
关键词:细菌性疫苗 疫苗研究 转基因植物 活菌苗 亚单位菌苗 DNA疫苗 联合菌苗 分子疫苗 新型菌苗 破伤风 
空肠弯曲菌galE变异株免疫原性及免疫保护性评价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5年第9期758-761,共4页束晓梅 蔡方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No.30170990)
目的评价galE变异株免疫原性及免疫保护效力。方法分别采用galE变异株低菌量及高菌量单次或重复免疫(口服)BALB/c小鼠,ELISA方法检测动物肠液及血清中特异性sIgA及IgG的滴度。免疫后26d,用大剂量CJ攻击被免疫动物,观察galE变异株的保护...
关键词:空肠弯曲菌 变异株 活菌苗 免疫原性 免疫保护 
通过疫苗开发控制细菌性传染病被引量:1
《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2003年第3期100-104,共5页陈敏 
需要开发能全球应用预防细菌性传染病的疫苗。这些疫苗应能廉价生产 ,在缺乏冷藏的条件下稳定 ,安全有效 ,能口服或鼻腔接种。
关键词:细菌性传染病 疫苗 开发 预防 活菌苗 抗原传递载体 质粒载体组分 
小鼠模型用作口服痢疾活菌苗效力指标的意义被引量:1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00年第1期47-51,共5页杜琳 杨辉 宋树珍 王秉瑞 
小鼠皮下免疫、腹腔攻击模型作为验证减毒痢疾活菌苗效力的指标已沿用多年 ,但其能否代表痢疾活菌苗的效力还有待商榷。实验选用口服痢疾活菌苗FS ,以不同活菌含量来验证该模型的意义。实验表明 ,菌体皮下免疫均能产生类似的保护效果 ,...
关键词:痢疾 小鼠 动物模型 活菌苗 效力 
全菌体灭活菌苗的现状和新策略(上)
《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1999年第2期49-52,共4页陈敏 
对全菌体灭活菌苗(WCV)防治传染病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WCV是预防疾病的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但WCV的缺点是,胃肠外免疫能引起不良反应,而口服免疫常需大剂量,且免疫力短暂.近期研究表明,能提高WCV免疫原性和增强口服免疫应答的...
关键词:全菌体 灭活菌苗 肠道菌苗 
霍乱菌苗的研究近况及展望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9年第1期61-63,共3页杜艳 贾文祥 
霍乱菌苗的研究经历了死菌苗、减毒活菌苗、亚单位菌苗和基因工程菌苗等,至今尚无一种理想可行的菌苗供推广使用。现回顾其发展简史、菌苗种类及存在的问题,以寻求安全性高,免疫原性强。
关键词:霍乱菌苗 安全性 免疫性 活菌苗 死菌苗 
纯化布氏菌素与旧菌素对布氏菌活菌苗免疫人群的皮试动态分析
《中国地方病防治》1999年第1期6-8,共3页李恪梅 刘志臣 赵恒云 苏城 黄建 
用纯化布氏菌素和旧菌素对布氏活菌苗免疫人群按同体双臂法测定免疫后1、3、6、9、12月5个不同时间的动态阳性率及反应强度比较。结果表明免疫后3个月为阳转高峰,6个月开始下降,12个月为0。两种菌素阳转率基本一致(P>0.05)无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布氏菌素 免疫人群 阳性率 动态分析 
口服减毒霍乱活菌苗株CVp103-HgR的免疫原性和有效性
《旅行医学科学》1998年第3期40-40,共1页
使用多年的非肠道霍乱疫苗仅可提供50%的保护,而且保护仅可维持3—6个月。因此,目前的方法是发展经口服的新疫苗,提高保护性免疫原性,预防这种肠道疾病。理想的疫苗应符合以下要求,包括(1)高耐受性;(2)高保护性,可持续数年;(3)只需服用...
关键词:免疫原性 CVp103-HgR 霍乱流行 减毒 保护性免疫 霍乱疫苗 活菌苗 克隆形成单位 亚单位 免疫保护 
SRB51:一种新的有效的牛种布氏菌活菌苗候选株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8年第3期50-53,共4页唐浏英 邱海燕 
关键词:牛种布氏菌 免疫反应 SRB51 制备 
恶性疟原虫113肽抗原基因重组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在家兔中免疫应答的研究
《上海免疫学杂志》1995年第5期269-272,共4页黄建生 王昌才 任大明 李全贞 钟雄林 
我们已经在减毒鼠伤寒沙门菌SL3261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了人工合成的恶性疟原虫杂合113肽基因AB(GZ-AB)。活菌以2×109CFU经口服免疫新西兰家兔,用ELISA测定抗体水平,结果于首次免疫或加强免疫后都可...
关键词:鼠伤寒沙门氏菌 恶性疟原虫 活菌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