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干扰

作品数:170被引量:944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龙胡海清刘发林魏书精牟长城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东北林业大学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度火干扰后兴安落叶松群落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变化被引量:2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2年第7期22-27,共6页蓝俊杰 刘艳红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504004-1)。
林火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干扰因子,火后森林恢复过程中物种组成的变化规律是恢复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以漠河地区中度林火干扰不同恢复时期的天然落叶松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群落调查的方法对样方进行调查,分析落叶松林群...
关键词:林火干扰 物种组成与多样性 兴安落叶松 中度火烧迹地 
火干扰恢复初期土壤呼吸及其组分与土壤温湿度关系被引量:7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年第8期78-83,89,共7页王梓璇 周梅 赵鹏武 王鼎 石亮 赵威 刘喜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63006)。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冻土区草类-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定位观测测定土壤呼吸、土壤温湿度变化,分析火干扰初期重度火烧迹地土壤呼吸速率(R_(S))及其组分变化,探讨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湿度的相关性,寻找林火干扰恢复初...
关键词:火干扰 冻土区 土壤呼吸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大兴安岭地区火干扰强度与林分空间格局的动态关系被引量:4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年第3期52-56,66,共6页王安彬 高露双 杨晶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2017YFC0504003-1)。
以大兴安岭根河地区兴安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在1987年、2003年和2015年受到火干扰区域选取中度、重度火干扰样地,并设置未受火干扰的对照样地,运用树轮数据和样地调查数据,分析火干扰下林分结构特征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动态。结果表明:3~5 ...
关键词:林分空间格局 火干扰 大兴安岭 兴安落叶松 
大兴安岭过火区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变化被引量:4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年第1期112-116,共5页屈红军 孙晓新 
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资金项目(LBH-Q13006)。
以1987年"5.6"森林大火过火区6种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木法和收获法,分析不同生态系统在火干扰27 a后的植被碳储量。结果表明: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植被碳储量存在差异,相同森林群落类型中不同组分的植被碳储量差...
关键词:大兴安岭 森林生态系统 碳储量 火干扰 
火干扰与气候因子对兴安落叶松径向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年第1期6-11,22,共7页李琦瑶 刘艳红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504004-1)。
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影响。以1987年5月森林火灾后的漠河林区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林火强度设置样地,在不同强度火干扰样地内,分别采集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Rupr.) Kuzen)的树轮样芯,建立树木年轮的宽度年表,分...
关键词:火干扰 兴安落叶松 径向生长 气候因子 
火干扰对兴安落叶松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被引量:3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0年第5期21-28,共8页王楠 瓮岳太 杨光 邸雪颖 全先奎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6002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70644)。
以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林土壤微生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s)法研究不同火烧强度和火后恢复时间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1)火烧强度、火后恢复时间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对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微生物群...
关键词:火烧强度 火后恢复时间 土壤微生物 兴安落叶松 
中度火干扰对帽儿山次生林土壤呼吸组分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14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9年第7期90-98,共9页孙龙 李远 赵彬清 李飞 胡同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7065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572015DA01,2572017PZ05)
选择帽儿山实验林场次生林中度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对中度火干扰后的次生林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呼吸进行量化和分离以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定量分析,揭示中度火干扰后,短期内生长季土壤呼吸组分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关键词:火干扰 次生林 土壤呼吸组分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黑河地区火干扰后天然次生林的分布格局被引量:2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8期31-33,38,共4页刘滨凡 刘广菊 李凤芝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0625)
黑龙江省黑河地区为我国三大重点火险区之一,近20a火烧轮回期为35.8a,火干扰后天然次生林不同森林类型分布格局发生明显变化。黑河地区森林类型共归纳为9类,其中:软阔叶混交林类型面积分布为1.15×106hm2,占总面积的60.9%,为主要森林类...
关键词:天然次生林 火干扰 火烧迹地 森林类型 分布格局 
天然次生林火干扰史的重建方法被引量:6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75-77,共3页刘广菊 胡海清 张海棠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0625)
采用多证据综合分析法重建近20a火烧迹地火干扰历史。通过样地调查,对照分析样地内林木龄级结构(火前年龄峰及残存树的结构、火后年龄峰及更新状况)及乔、灌、草数量、盖度等植被特征。结合各样地树木火疤年轮、火疤木成疤时的树龄、粗...
关键词:火史重建 火干扰 天然次生林 
火干扰对天然红松林结构和演替过程的影响被引量:3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2年第5期33-39,共7页葛剑平 陈动 李传荣 刘吉春 刘兆刚 丰绪霞 李景文 
1990—1992年期间对小兴安岭凉水林场天然红松林土壤中木炭、火烧木疤痕和林分组成进行了调查。探讨火干扰对森林形成和演替的生态作用。在不同火干扰年代的林分中,抽样挖掘木炭,测量木炭块的大小和分布深度,记录各林分结构特征和红松...
关键词:红松 天然林  木炭 群落 演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