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结合面

作品数:51被引量:320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相关作者:张学良李玲傅卫平蔡安江王雯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太原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西南交通大学学报》《机械工程与技术》《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机械》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机械工程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机械结合面接触刚度建模新方法被引量:16
《机械工程学报》2020年第9期162-169,共8页李玲 王晶晶 裴喜永 褚崴 蔡安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75449);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8JM5066)资助项目。
建立精确、有效的结合面接触刚度模型是进一步开展机床整机动力学建模与分析的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弹性接触刚度模型,该模型考虑基体变形的同时,对GREENWOOD和WILLIAMSON提出的粗糙表面微观接触模型(GW模型)进行了修正。为分析基体对...
关键词:机械结合面 基体变形 三角分布 修正GW模型 接触刚度 
考虑微凸体相互作用的机械结合面接触刚度模型被引量:24
《机械工程学报》2017年第17期149-159,共11页田小龙 王雯 傅卫平 高志强 娄雷亭 吴洁蓓 李鹏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5407;51475363;51565053);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2015JM5246);陕西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科研计划(13JS070)资助项目
为准确预测两粗糙表面的接触刚度,围绕考虑微凸体间发生相互作用时的法向结合面接触问题展开研究。基于圣维南原理和勒夫方程,建立微凸体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局部变形量与局部接触载荷、两表面间压强、材料属性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将其代...
关键词:机械结合面 微凸体 相互作用 接触刚度 KE模型 
机械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和阻尼的理论模型被引量:34
《机械工程学报》2017年第9期73-82,共10页傅卫平 娄雷亭 高志强 王雯 吴洁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5407;51475363);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2015JM5246)资助项目
基于统计接触理论和等效粗糙接触表面假设,考虑微凸体在加卸载及动态载荷下的变形特征,建立了结合面法向静、动态接触模型,获得了单位面积法向静、动态接触刚度与接触阻尼(基础特性参数)。基于Kadin和Etsion的粗糙表面弹塑性卸载接触模...
关键词:结合面 微凸体 加卸载 接触刚度 接触阻尼 
机械结合面法向动态接触刚度理论模型与试验研究被引量:28
《机械工程学报》2016年第13期123-130,共8页王雯 吴洁蓓 傅卫平 高志强 杨红平 田小龙 李鹏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5407;51475363;51565053);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2015JM5246);陕西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科研计划(13JS070)资助项目
机械结合面经常可能在动态条件下工作,使得结合面的接触状态偏离静态工作状态,导致接触刚度发生改变。为了揭示动态接触刚度的变化规律,考虑两个粗糙结合表面上单个微凸体由弹性变形向弹塑性变形以至最终向完全塑性变形转化的接触过程,...
关键词:法向结合面 微凸体 动态接触刚度 
机械结合面切向接触阻尼能量耗散弹塑性分形模型被引量:34
《机械工程学报》2013年第12期43-49,共7页张学良 王南山 温淑花 陈永会 兰国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5328;50775153);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2011023-4);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2011-076)资助项目
基于MB接触分形理论及其修正模型和结合面切向阻尼损耗机理,在弹性和塑性变形机制基础上,考虑弹塑性过渡变形机制,建立计及微接触面积分布域扩展因子影响的结合面切向接触阻尼能量耗散的弹塑性分形模型;数值仿真结果显示,当分形维数D=1....
关键词:机械结合面 切向接触阻尼 弹塑性 分形模型 能量耗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