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结合面

作品数:50被引量:318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相关作者:张学良李玲傅卫平蔡安江王雯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太原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机械工程学报》《中国测试》《润滑与密封》《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混合润滑状态下非高斯表面法向接触刚度研究
《机械科学与技术》2024年第8期1386-1393,共8页高志强 席云鹏 彭丽霞 傅卫平 王雯 王双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375127);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项目(2024ZC-KJXX-057)。
为了揭示混合润滑状态下表面形貌特征对接触特性的影响,针对微凸体高度非高斯分布粗糙表面在法向静载荷作用下的固-液接触问题展开研究。固-液接触结合面包括微凸体的固体接触和润滑介质的流体接触。对于固体接触部分,基于弹塑性固体力...
关键词:机械结合面 非高斯粗糙表面 混合润滑 固-液结合面 接触刚度 
基于泛形理论机械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的表征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3期110-114,共5页曹海龙 荆铁武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2023-JC-YB-437);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S202310719093);延安大学校级项目(YDQ2020-17)。
泛形理论是继混沌理论、分形理论及孤立子理论之后新发展出来的一种非线性理论方法。依据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试得到的粗糙表面的轮廓形貌,应用计盒法计算了粗糙表面轮廓形貌的泛形复杂度;根据所得结果绘制了度量尺码与测度在双对数坐标...
关键词:粗糙表面 微凸体 泛形 接触刚度 
机械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三维分形理论模型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23年第1期6-10,14,共6页李声祺 兰国生 李祥 冀成龙 杨琦 李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5328);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601D011062)。
为了解决以往在结合面上法向接触刚度分形建模理论研究的计算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以专门对结合面上单个微凸体的弹性、弹塑性接触变形模型中的法向载荷和刚度的计算过程进行了适当的改进,从而建立了一种考虑弹性、弹塑性和塑性3种...
关键词:结合面 弹塑性 法向接触刚度 分形模型 
具有微织构形貌的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分形模型的研究被引量:2
《机械设计与制造》2021年第4期43-47,共5页朱春霞 方超 刘曦宏 胡成柱 
国家自然基金(51575365);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020127)。
研究微织构结合面上的表面形貌参数对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的影响。根据微织构表面的形貌特征,将微织构表面分为织构前表面和织构区域两部分,由分形接触理论计算出织构前表面上微凸体的基本参数,忽略织构区域底部未接触部分,将微凸体在接...
关键词:微织构 机械结合面 分形理论 法向接触刚度 塑性指数 织构密度 
界面因素对机械结合面超声传播的影响被引量:1
《润滑与密封》2020年第12期1-6,12,共7页韩婷 樊建春 田春萌 刘书杰 
中海油科研项目(CCL2017RCPS0153RNN).
利用超声脉冲回波法可以测量机械结合面间的压力分布,但是其测量精度受界面接触条件的影响,如压力加载历史、表面粗糙度、接触介质等。根据超声在接触界面的传播机制,分析得到接触界面回波能量系数与界面接触压力之间的关系模型;搭建室...
关键词:机械结合面 接触条件 超声 回波能量系数 
刮研对结合面刚度特性影响研究被引量:1
《软件导刊》2020年第9期58-61,共4页毛新超 王立华 李佳奇 王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65013)。
为了研究刮研对结合面刚度的微观特性,使用LI-3型表面形貌测量仪实测得到刮研表面的真实三维微观形貌,针对收集的微观表面形貌数据,运用逆向建模方法生成真实可靠的表面实体模型。采用有限元法进行静力学接触仿真分析,得到接触力、接触...
关键词:机械结合面 磨削 刮研 接触特性 
考虑表面张力的机械结合面特性建模研究
《振动与冲击》2020年第17期281-288,295,共9页李玲 王晶晶 云强强 史小辉 蔡安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5327,51475352);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8JM5066)。
表面张力是物质表面层分子间存在的力,它对机械结合面的接触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采用Nayak随机过程模型表征各向同性表面上微凸体的高度与曲率分布,建立考虑表面张力的单个微凸体接触模型,通过高斯-切比雪夫求积公式求解验证了模...
关键词:机械结合面 表面张力 接触特性建模 高斯-切比雪夫求积 
凹坑织构对机械结合面接触刚度的影响研究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精品论文》2020年第2期139-144,共6页范金阁 周丹 
结合面接触刚度是机械整体刚度的薄弱环节,对整机动态性能有显著影响.试验研究了不同面密度的圆凹坑型表面织构对机械结合面接触刚度的影响规律,设计了三组不同面密度的织构试件和一组无织构试件的对比试验,得出结论:法向静态接触刚度...
关键词:机械设计 凹坑织构 面密度 接触刚度 
机械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分形理论模型被引量:13
《机械强度》2020年第3期648-653,共6页王颜辉 张学良 温淑花 陈永会 兰国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5328);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01D011062)资助。
基于分形理论同时考虑微凸体的弹性、第一弹塑性、第二弹塑性、完全塑性四个阶段的变形状态,得出单个微凸体在各变形阶段的接触刚度模型,从而得出影响单个微凸体法向接触刚度的相关参数。引入频率指数并得出各变形阶段频率指数的临界值...
关键词:结合面 分形理论 法向接触刚度 加载 弹塑性 
机械结合面接触刚度建模新方法被引量:14
《机械工程学报》2020年第9期162-169,共8页李玲 王晶晶 裴喜永 褚崴 蔡安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75449);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8JM5066)资助项目。
建立精确、有效的结合面接触刚度模型是进一步开展机床整机动力学建模与分析的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弹性接触刚度模型,该模型考虑基体变形的同时,对GREENWOOD和WILLIAMSON提出的粗糙表面微观接触模型(GW模型)进行了修正。为分析基体对...
关键词:机械结合面 基体变形 三角分布 修正GW模型 接触刚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