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艺术运动

作品数:655被引量:471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罗咸辉吴卫刘松茯赵前刘大平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服装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美术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解析新艺术运动中的图形装饰被引量:1
《美术教育研究》2021年第21期36-37,共2页周泊宇 
该文以新艺术运动的背景与历史起源为起点,探讨新艺术运动中图形装饰的特点,指出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的差异,以期为设计工作的更好发展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
关键词:新艺术运动 图形装饰 工艺美术 
英国工艺美术及其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山海经》2019年第11期0011-0011,共1页黄翼 
工艺美术运动起源于19世纪下半叶,主要针对装饰、家具、建筑等产品,是艺术家们对于在生产中产制出粗制的产品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产生了巨大影响从而兴起的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是以英国为中心向周围扩散开展的运动,至今对欧美设计都产...
关键词:工艺美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 发展 影响 启示 
其他
《画刊》2018年第6期14-14,共1页
穆夏——欧洲新艺术运动瑰宝 地点:南京博物院 时间:2018年5月18日-8月28日 该展由南京博物院、捷克国家工艺美术博物馆以及布拉格市艺术博物馆共同主办。展览分为"海报艺术风尚""民族宗教情怀"两部分,依循穆夏的生活变迁与艺...
关键词:新艺术运动 南京博物院 艺术博物馆 美术博物馆 宗教情怀 海报艺术 艺术发展 生活变迁 
“穆夏——欧洲新艺术运动瑰宝”展在南京博物院开幕
《东南文化》2018年第3期89-89,共1页
2018年5月17日,由南京博物院、捷克国家工艺美术博物馆以及捷克布拉格市艺术博物馆共同主办的“穆夏——欧洲新艺术运动瑰宝”展在南京博物院开幕。阿尔丰斯.穆夏(Alphonse MariaMucha)是捷克共和国的国宝级画家,也是欧洲新艺术运...
关键词:南京博物院 新艺术运动 欧洲 捷克共和国 艺术博物馆 美术博物馆 绘画风格 绘画影响 
新艺术运动·象征主义·纳比派(上)
《上海集邮》2016年第8期28-30,49,共3页程宏谊 
在西方美术史上,新艺术运动、象征主义和纳比派被视为现代美术的前奏。当这段前奏接近尾声的时候,各种现代美术流派开始轮番登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新艺术运动、象征主义和纳比派孕育了多姿多彩的艺术新生命。
关键词:新艺术运动 象征主义 现代美术 西方美术史 美术流派 前奏 
土山湾画馆与中国近代美术教育被引量:1
《美苑》2014年第6期77-79,共3页洪霞 
徐悲鸿先生在1942年发表的《中国新艺术运动的回顾与前瞻》一文中说过:“天主教入中国,上海徐家汇亦其根据地之一,中西文化之沟通,该处曾有极珍贵之贡献。土山湾亦有可画之所,盖中国西洋画之摇篮也,其中陶冶出之人物:如周湘,乃...
关键词:中国美术 土山湾画馆 美术教育家 近代 回顾与前瞻 新艺术运动 中西文化 美术学校 
回顾1900年:巴黎为何成为艺术之都
《艺术与设计》2014年第5期126-131,共6页陈烨 
最近,国际上不约而同地关注起二十世纪初期前后的欧洲艺术,从法国蒙巴特的波西米亚精神到新艺术运动,还有二战前后创作力进发的欧洲艺术。在领略这些别具魅力的艺术精品时,不由得会想象,是什么让艺术品具有如斯魅力?是时代?是地...
关键词:新艺术运动 巴黎 艺术精神 波西米亚 法兰克福 美术馆 艺术品 艺术家 
徐悲鸿与田汉的莫逆之交
《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4年第4期24-26,共3页骆原 
徐悲鸿和田汉,是当代两位极有影响的艺术家,他们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艺术实践中,结成莫逆之交。 上世纪的20年代,上海聚集着大批文艺界的进步人士,从事新文艺活动。田汉便是其中之一,他是位激情如火的才子,除了文学和戏剧,音乐...
关键词:徐悲鸿 田汉 国民党政府 艺术学院 新艺术运动 美术系 艺术家 艺术实践 
书屋絮语
《书屋》2013年第8期1-1,共1页邵永游 
郑昶在其著作《中国美术史》中写道:“……然而民族精神不加抉发,外来文化实也无补。因为民族精神足民族艺术的血脉,外来文化是民族艺术的滋补。徒恃滋补品而不加锻炼,欲求内由自发,是不可能的事!所以旋转历史的机运,开拓中国艺...
关键词:《中国美术史》 民族艺术 书屋 民族精神 外来文化 新艺术运动 中国艺术 复兴运动 
渡台西画家与20世纪50年代台湾三大美术运动
《美术》2013年第7期95-99,共5页郭尹蓝 
本文通过外省籍“渡海来台西画家”的群体研究,研究上世纪50年代台湾美术运动的时代现象。此群体之所以长期被两岸美术史研究者所遗漏,是出于两岸文化史观视野局限所导致。藉由深入“渡台西画家”和20世纪50代台湾三大美术运动——“...
关键词:新艺术运动 50年代 20世纪 美术史 台湾地区 画家 群体研究 文化史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