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约

作品数:675被引量:31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查常平田志军梁工陈永涛孙毅更多>>
相关机构:金陵协和神学院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基督宗教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新约时期基督教的自然观及其影响
《基督宗教研究》2018年第2期43-54,共12页郭荣刚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3AZJ007)前期成果之一
对初世纪的基督教来说,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是挣脱犹太教的束缚,走向广阔的外邦世界。与此重要事件相比,自然观似乎无关宏旨。然而学者较为忽略的是,新约时期基督教领袖对自然萌生了有别于犹太教的独特认知,并提出了全新的理解。
关键词:基督教 犹太民族 自然观 
《新约》与《塔木德》的耶稣观之比较
《基督宗教研究》2018年第2期196-214,共19页饶本忠 
天津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6YJA770028);天津师范大学人才引进项目(项目编号:2012BLS006)阶段性成果
《新约》和《塔木德》是基督教和犹太教的重要经典。在基督教中,《新约》与《旧约》一起构成了基督教的《圣经》。在犹太教中,《塔木德》的地位是仅次于《塔纳赫》(即《旧约》)。它们是基督教与犹太教之分离在经典上的具体体现,经典在...
关键词:《新约》 《塔木德》 
“亚当-基督”预表论——从保罗到早期教父的发展
《基督宗教研究》2016年第1期309-328,共20页王梓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奥古斯丁与罗马帝国政教关系研究》(项目号:14CZJ002)项目论文
'预表论'(Typology)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解释圣经的方法,它主要是用来阐释在救恩史的不同历史时期中所出现的相似人物、事件或习俗(预表-原型,type-antitype)之间的对应关系。~②事实上,这种解释方法早在旧约时代就已经有所使用(可参见,赛4...
关键词:旧约 习俗 新约 救恩史 教父 方法 时期 时代 
试论“居间状态”之争的神哲学意涵
《基督宗教研究》2016年第1期10-23,共14页徐弢 李思凡 
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4JZD03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120)
在基督教的圣经中,死亡一词兼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身体死亡时,包括基督徒在内的每个人必定要经历的尘世生活的终结;二是指'身体复活'和'末日审判'后,一部分未能凭借信仰获得永生的人将遭遇的二次死亡(《启示录》20章13-15节)。由于新约时...
关键词:新约 基督徒 意涵 世纪 审判 身体 之争 末日审判 
宗教对话与宗教他者
《基督宗教研究》2007年第1期36-54,共19页王志成 
宗教对话不是到了20世纪才有的,在宗教历史上我们看到宗教对话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印度教的《薄伽梵歌》是爱主克里希那和刹帝利阿周那对话的产物,佛教的《弥兰王问经》是弥兰王和龙军对话的产物,在《新约圣经》中我们也看到耶稣和撒...
关键词:宗教 新约 历史 产物 龙军 问经 对话 
基督教超血亲伦理及其起源——从《旧约》到《新约》
《基督宗教研究》2007年第1期205-219,共15页尤西林 
一、题旨的生活世界根据:中国现代化转型及其公共伦理缺失20世纪末叶开始,中国大陆日益深广的现代化转型将中国人空前规模地卷入陌生人交往的世界。不仅以全球化为背景的经济交往如此,尤其是,在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持续社会迁徙潮流冲击下...
关键词:世界 社会 转型 现代化 中国 伦理 血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