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光亚暴

作品数:13被引量:2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艾勇张燕革张虹韩冰洪明华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极地研究》《地球物理学报》《计算机科学与探索》《Science Bulletin》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双层聚类信息的极光亚暴自动检测
《极地研究》2024年第1期52-69,共18页王平 韩冰 李洁 胡泽骏 尚军亮 葛道辉 袁玉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2076190,41831072);陕西省重点产业创新链(2022ZDLGY01-11);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ZR2023QF068)资助。
极光亚暴与太阳风和地球磁场的耦合过程有着紧密的联系,对其发生和发展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深入地分析行星际磁场、地球磁层和地球电离层的相互作用,了解太阳风携带的大量能量在地球空间的输运过程,对地球空间环境预警具有重要的意义。Po...
关键词:极光亚暴 双层聚类信息 三维卷积网络 自动检测 
极盖区等离子体云块触发的极向边界点亮事件的观测研究
《极地研究》2024年第1期70-79,共10页赵变龙 邢赞扬 张清和 马羽璋 王勇 胡泽骏 张佼佼 王翔宇 陆盛 张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20104003,42204164);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2MD034,ZR2022QD077);小米青年学者项目、电波环境特性及模化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6142403180204);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稳定支持科研经费资助项目(A132312191);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2021M701974)资助。
极盖区等离子体云块是电子密度比背景高出2倍及以上的高密度不均匀体,极向边界点亮是夜侧极光卵极向边界亮度显著增强的极光结构。探究极盖区等离子体云块与极向边界点亮现象的形成和演化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对理解极区电离层-磁层耦合...
关键词:极盖区等离子体云块 极向边界点亮 极光亚暴 电离层对流 北极 
结合眼动信息和序列指纹的亚暴事件识别方法被引量:1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2023年第1期187-197,共11页韩怡园 韩冰 高新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572384,62076190,41831072)。
极光亚暴的发生过程、效应和模型的研究一直是近30年来日地物理学中最受重视的核心前沿课题之一。Polar卫星携带的紫外成像仪(UVI)每年采集到的紫外极光图像数量非常庞大,自动且精确地从海量的紫外极光图像中识别亚暴事件是该领域亟需...
关键词:极光亚暴 视觉认知 眼动信息 序列指纹 事件识别 
基于深度学习的极光亚暴时-空自动检测被引量:2
《地球物理学报》2022年第3期898-907,共10页杨秋菊 任杰 向晗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2020JM-27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GK202103020)资助。
准确快速地检测极光亚暴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有利用机器学习技术自动检测亚暴起始时刻的方法无法同时兼顾检测精度和效率.本文基于深度学习技术提出了一个端到端的亚暴起始检测模型,该模型利用双流卷积网络提取亚暴的时-空特征,并用三个...
关键词:极光亚暴 双流卷积网络 时序卷积网络 时-空检测 
黄河站低热层中性风对极光亚暴的响应
《极地研究》2019年第2期191-197,共7页覃明辉 张燕革 艾勇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对外合作项目(201606)资助
为了研究极光亚暴期间低热层中性风的行为,使用2017年1月25日—2017年1月27日UT北极黄河站(北纬78°55′、东经11°56′)的全天空法布里-珀罗干涉仪(Fabry-Perot interferometer, FPI)OI 557 nm干涉环图像,反演出水平风场和垂直风场,结...
关键词:法布里-珀罗干涉仪(FPI) 低热层中性风 极光亚暴 离子拖拽 
黄河站和Tromso站亚暴期间热层风场观测结果
《空间科学学报》2019年第2期178-185,共8页吴鹏举 张燕革 艾勇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对外合作项目资助(201606)
中高层大气风场探测对研究大气物理过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极地地区,风场对大气结构的影响更为剧烈.针对亚暴期间中国北极黄河站和日本Tromso站上空OI557.7nm气辉层(低热层)中性风场,利用全天空法布里-珀罗干涉仪(all-sky Fabr...
关键词:法布里-珀罗干涉仪 热层中性风场 极光亚暴 离子拖曳 焦耳加热 
南极长城站周边地区电离层TEC变化特性被引量:3
《电波科学学报》2015年第5期951-958,共8页邓忠新 冯健 甄卫民 胡红桥 欧明 刘钝 
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是描述电离层电波环境特性的重要参量.利用GPS观测数据分析讨论了南极长城站周边电离层TEC环境的规则和扰动变化,结果表明:电离层TEC具有明显的威德尔海异常特征,夏季夜侧要高于日侧,其极...
关键词:长城站 电离层 总电子含量 电离层暴 极光亚暴 
Observations of thermospheric vector wind over Yellow River Station during auroral substorm event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4年第29期3884-3893,共10页Jue Liu Yong Ai Yange Zhang Guoyuan Hu Bo Xiong Yao Chen 
Strong disturbances associated with auroral substorms originate from the ionosphere–magnetosphere owing to the effects of the solar wind,and the wind field in the ionosphere is related to such substorm activity.Here,...
关键词:极光亚暴 黄河 风矢量 水平风场 热层 电荷耦合器件 磁通门磁力仪 亚暴事件 
北极黄河站极光亚暴期间低热层大气中性风研究被引量:5
《空间科学学报》2013年第6期629-636,共8页熊波 张燕革 艾勇 张虹 刘珏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资助
极光亚暴是地球空间基本的能量输入、耦合及耗散过程,其对低热层大气中性风的影响不容忽视,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11月,中国北极黄河站(78.92°N,11.93°E)安装了一台自主研制的全天空法布里-珀罗干涉仪(FPI)并开...
关键词:极光亚暴 法布里珀罗干涉仪 热层中性风 地磁活动 
南极中山站极光亚暴期间的I(557.7nm)/I(427.8nm)比值变化分析
《极地研究》2011年第4期264-268,共5页胡国元 艾勇 张虹 
极地科学战略研究基金(20080212)资助
对1999年4月8日南极中山站极光亚暴期间不同谱线的极光强度比值进行讨论,并据此讨论亚暴期间沉降粒子能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得出I(557.7 nm)/I(427.8 nm)和I(630.0 nm)/I(427.8 nm)比值在平静时期分别在5—22和1—2.76之间变化,该变化...
关键词:极光亚暴 强度比值 沉降粒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