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隙区

作品数:26被引量:5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刘瑞源杨惠根胡红桥刘勇华张北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武汉大学纽卡斯尔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极地研究》《空间科学学报》《地球物理学进展》《地球物理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极地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极隙区纬度Pc1-2波的统计分布特征被引量:2
《极地研究》2014年第3期324-330,共7页邱奕婷 刘勇华 赵浩峰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12PJ1409200);国家海洋局海洋公益项目(20100517)资助
利用南极中山站和戴维斯站观测的感应式磁力计数据,运用互谱分析方法统计分析了2004年3、6、9、12月的Pc1-2波事件,研究了Pc1-2波出现频次、中心频率和振幅对季节和磁地方时的分布。结果共获得有效Pc1-2波事件2932件,其中,出现在3、9月...
关键词:Pc1-2波 极隙区 发生率 高纬 
《极地研究》2006年第18卷总目录
《极地研究》2006年第4期312-316,共5页
关键词:极地研究 南极冰盖 页码 陆龙 占海 刘瑞源 极隙区 目录 检索工具 ZHANG 凌晓 卫星观测 极地科学 DMSP 
Cluster卫星观测的中高度极隙区中场向电流引起的磁场的扰动变化被引量:2
《极地研究》2006年第3期175-184,共10页张清和 刘瑞源 黄际英 刘勇华 徐中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90154;40236058)资助
本文分析了2002年9月10日Cluster四颗卫星穿越南极和北极极隙区期间的观测资料。这两次穿越是在弱而稳定的南向行星际磁场(IMF)条件下发生的。数据显示极隙区中的场向电流(FACs)引起了大的磁场扰动。本文采用了一种基于卫星多点测量来...
关键词:极隙区 IMF FACS 边界结构 CLUSTER 
极隙区极光粒子沉降对电离层影响的模拟研究被引量:4
《极地研究》2006年第3期166-174,共9页陈卓天 张北辰 杨惠根 刘瑞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36058;40474056;40390154);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2004202)资助
利用一维自洽的时变极区电离层模型,研究极隙区极光粒子沉降对极区电离层F层电子密度影响的时变过程。假设一维时变电离层模型描述的磁流管中F层等离子体在对流作用下经过极隙区,随对流路径的不同,磁流管在极隙区经历的时间不同,以此考...
关键词:极隙区 粒子沉降 电离层 数值模拟 等离子体对流 
极隙区纬度太阳活动高年背景电离层特征被引量:9
《极地研究》2005年第3期193-202,共10页柳一村 马淑英 蔡红涛 K Schlegel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973项目(G20000784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0390150)资助项目
本文利用 EISCAT-Svalbard 雷达1999年3月至2003年2月期间观测数据,对太阳活动高年前后极区电离层 F 区电子密度随高度和地方时的二维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极隙/极盖区背景电离层特征,并与 IRI-2001模式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关键词:极区电离层 极隙区 软粒子沉降 ESR雷达 IRI模式 
日侧极光卵的可见光多波段观测特征——中国北极黄河站首次极光观测初步分析被引量:19
《极地研究》2005年第2期107-114,共8页胡泽骏 杨惠根 艾勇 黄德宏 胡红桥 刘瑞源 田口真 陈卓天 綦欣 温艳波 刘嵘 王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地球空问暴多时空尺度物理过程"(40390150);重点项目"地球极隙区的电离层踪迹及其动力学过程研究"(40236058);面上项目"午后极光的形态和发生机制研究"(40174047);青年项目"高纬极光现象的南北极对比研究"(40104009);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和社会公益研究专项"东南极海洋与空间环境监测研究"(2003DEB5J057-01);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巷金资助项目"我国北极站极光特性的观测研究"(2004202)。
中国在斯瓦尔巴特(Svalbard)群岛新奥尔松(Ny-Alesund)地区建立了一个永久性科学考察站——北极黄河站。北极黄河站(78.92°N,11.93 °E)的修正磁纬为76.24°。2003年11月黄河站建立了一套多波段(427.8nm,557.7nm,630.0nm)单色极...
关键词:极光 全天空观测 极隙区 日侧极光卵 多波段观测 极光强度 初步分析 活动特征 黄河 北极 
南极中山站的f_0F2特征被引量:4
《极地研究》2003年第3期186-194,共9页沈长寿 资民筠 王劲松 刘顺林 徐寄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 0 1 3 40 2 0和 40 2 2 5 0 1 1 );国家重点研究专项经费 (G2 0 0 0 0 0 7840 7)资助课题
本文利用电离层数字测高仪 (DPS - 4)所测的f0 F2和从美国NOAA和DMSP卫星观测估算的半球功率指数和午夜极光区赤道侧边界纬度等资料 ,考察中山站电离层的极区特征。结果表明 ,冬季中山站电离层内的电离生成主要取决于从磁层沉降的粒子...
关键词:南极中山站 电离层F层 极隙区 极光带 极盖区 粒子电离 
2000年7月重大太阳事件的极隙区纬度观测研究被引量:6
《极地研究》2001年第3期205-212,共8页刘勇华 刘瑞源 胡红桥 徐中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4 96 34 1 6 0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 ( 4 0 0 0 4 0 0 7)
20 0 0年 7月 ,太阳表面发生了一系列的耀斑与日冕物质抛射事件 ,最大耀斑能级达X5 .7/3 B。地球表面发生相应特大磁暴 ,Dst指数最大负偏达 - 3 0 0 n T。中国南极中山站地处极隙区纬度 ,白天位于磁层极隙区 ,夜间位于极盖区 ,以多种高...
关键词:耀斑 CME事件 磁暴 极隙区 中山站 2000年 7月 日冕物质抛射 太阳事件 太阳活动 
极隙区Pc3频段脉动的传播特性被引量:5
《极地研究》2000年第2期121-128,共8页刘勇华 刘瑞源 杨少峰 贺龙松 BJFraser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963 4 1 60 );国家海洋局海洋青年基金资助!( 9760 2 )
南极中山站和戴维斯站 (不变磁纬 74.5°S)白天中午位于磁层极隙区 ,夜间位于极盖区或极光带的极向边沿。两站均安装了完全相同的感应式磁力计。选择两站 1 997年 3月和 1 996年 6、9、1 2月的数据 ,运用快速傅立叶变换和波形检查方法选...
关键词:Pc3频段脉冲 极隙区 传播 磁层 地磁脉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