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沉降

作品数:31被引量:7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温景嵩蔡红涛赵协中王浩胡泽骏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宜兴市丰烨化学有限公司南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大气科学》《应用力学学报》《极地研究》《黄金科学技术》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北极航道短波组网通信效应及极区粒子沉降对其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极地研究》2024年第1期12-25,共14页葛淑灿 徐彬 李海龙 徐彤 朱梦言 蒙林 吴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201529,62271113);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22300420381);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2022NSFSC1848);电波环境特性及模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基金(202102010,6142403210301)资助。
北极航道是指穿过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道,北极航道的快速发展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将产生深远影响。现有极区单台站短波通信易受极区恶劣空间环境因素的影响,可通率不高,无法对北极航道船舶的安全航行提供可靠保障。本文针...
关键词:短波组网通信 极区粒子沉降 射线追踪 北极航道 东北航道 
基于极光光谱图像的氧辐射特征仿真推演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第1期113-122,共10页孔婉秋 吴家骥 胡泽骏 Gwanggil Je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775175;61377011;41274164);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项目
极光分光光谱仪成像所得重要辐射特征包括氧原子所激发的557.7、630.0、636.4 nm谱线,这些谱线和入射电离层的高能电子能通量、中高层大气粒子成分密度等都有着紧密联系.本文结合引发极光的电子碰撞反应物理机制构建氧辐射特征仿真模型...
关键词:极光 光谱图像 粒子沉降 电离层特性 电子能通量 
中纬度地区粒子沉降和太阳耀斑对甚低频传播的影响分析被引量:4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6期31-36,共6页牛有田 朴金龙 苏艳芳 张益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070217);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62102210263)
通过观测俄罗斯Alpha甚低频导航台到中纬度地区(新乡)之间的甚低频(VLF)信号的相位变化数据,发现在2002-07-17-2002-07-20期间,VLF信号发生了多次相位超前现象,观测到在2002-07-19和2002-07-20发生了高能粒子沉降事件,并分析出此次事件...
关键词:VLF信号 相位变化 高能粒子沉降 太阳耀斑 中纬度 
极区Hall电流经度差异特征的统计学研究:CHAMP卫星观测被引量:2
《地球物理学报》2017年第10期3707-3717,共11页张静 王慧 张科灯 刘丁维 万欣 郑志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74153;41521063;41431073)资助
本文利用2001至2010年间CHAMP(CHallenging Minisatellite Payload)卫星标量磁力仪(Overhauser Magnetometer)观测的磁场数据,反演得到电离层霍尔(Hall)电流,并且对极区电离层Hall电流的特征进行了统计学研究.研究主要关注平静期,即重...
关键词:Hall电流 经度差异 太阳辐射 粒子沉降 
1991-02-25特大太阳耀斑与南极VLF相位的相关性被引量:3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4年第6期2526-2529,共4页牛有田 李玲 赵协中 李丹丹 位书军 毕永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9070217)
试验观测了南极地区VLF信号在1991-02-25特大太阳耀斑爆发时及随后几天的相位变化情况.根据观测结果,结合相应的拟合公式,对电离层的降低高度、太阳耀斑的级别、粒子沉降时间及太阳风速度进行推算.与NGDC发布的卫星观测数据对比分析表明...
关键词:VLF信号 相位异常 太阳耀斑 粒子沉降 
低太阳活动期间极区ELDI的EISCAT/ESR雷达观测被引量:3
《地球物理学报》2014年第11期3532-3540,共9页沈格 蔡红涛 李飞 周康俊 占卫家 黄定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41221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4159;41431073);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1320130141110032);国家海洋局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KP201002)联合资助
本文利用2009—2011年EISCAT/ESR雷达的场向观测数据,统计研究了低太阳活动期间极区E层占优电离层(ELDI)事件的发生规律及其主要特征.地面雷达观测表明,极区ELDI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在冬季和早春发生率较高.EISCAT雷达(极光椭圆纬...
关键词:极区 E层占优电离层 粒子沉降 等离子体对流 
极区太阳能量粒子沉降对高纬臭氧含量影响研究进展
《气象科技进展》2014年第4期28-37,共10页黄聪 张效信 曹冬杰 王维和 黄富祥 肖子牛 林冠宇 刘丹丹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2CB957801;2012CB95780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1CB811400);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0AA122205;2012AA121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4085;41074126);中科院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资助项目
在极区,太阳能量粒子沉降对于臭氧的影响一直是国际空间科学界研究的热点。介绍了太阳能量粒子沿地球磁场磁力线进入极区后造成高纬地区臭氧含量损耗的机制,典型太阳能量粒子沉降事件造成臭氧损耗的观测研究以及国际上对于沉降粒子与臭...
关键词:太阳能量粒子 臭氧 大气化学 空间天气 
连续两次特大粒子沉降对南极甚低频传播影响的观测和分析被引量:1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年第22期203-206,共4页牛有田 李玲 赵协中 李丹丹 位书军 毕永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070217)资助
通过观测1991-07-19 ~ 1991-07-20连续发生两次特大粒子沉降时,Omega导航系统G台与南极中山站之间甚低频(VLF)信号传播的相位变化情况,比较正常情况下G台-中山站的相位变化曲线;分析出VLF信号相位出现的异常变化.再与NGDC发布的GOES...
关键词:粒子沉降 南极中山站 VLF信号 相位变化 
磁正午附近极光强度与沉降粒子能量关系的参数模型被引量:4
《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第7期2163-2170,共8页邢赞扬 杨惠根 吴振森 胡泽骏 刘俊明 张清和 胡红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31064;40904041;40974103;40974083;41274164);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5017);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项目(CHINARE2012-02-03);中国极地科学战略研究基金项目(20120304)资助
极光是日地能量耦合过程中粒子沉降到极区电离层的最直观表现,对于理解地球空间环境及预测空间天气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2003—2009年的北极黄河站的多波段地面极光观测,结合DMSP卫星粒子沉降探测,对磁正午附近的极光强度与沉降粒子沉...
关键词:极区电离层 极光强度 粒子沉降 黄河站 
微粒E层事件判读及分析
《电波科学学报》2013年第1期154-159,共6页何绍红 徐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004066;No.41004065;No.41104108);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资助(No.2011DFA22270)
2012年2月16日我国14个电离层观测站观测到微粒E层事件.针对目前微粒E层事件判据及相应电离图判读方法不统一问题,借助该事件对微粒E层判据进行了讨论,在已有资料基础上,结合自身多年度量经验,形成六条判据,并通过电离图实例,说明度量方...
关键词:微粒E层 电离图度量 磁暴 粒子沉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