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卓天

作品数:3被引量:2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极隙区极光北极黄河站多波段观测多波段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极地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极隙区极光粒子沉降对电离层影响的模拟研究被引量:4
《极地研究》2006年第3期166-174,共9页陈卓天 张北辰 杨惠根 刘瑞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36058;40474056;40390154);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2004202)资助
利用一维自洽的时变极区电离层模型,研究极隙区极光粒子沉降对极区电离层F层电子密度影响的时变过程。假设一维时变电离层模型描述的磁流管中F层等离子体在对流作用下经过极隙区,随对流路径的不同,磁流管在极隙区经历的时间不同,以此考...
关键词:极隙区 粒子沉降 电离层 数值模拟 等离子体对流 
午后多重极光弧观测研究被引量:1
《极地研究》2005年第4期255-263,共9页温艳波 杨惠根 韩德胜 T.Araki 艾勇 刘瑞源 刘勇华 胡泽骏 陈卓天 邓忠新 刘嵘 王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地球极隙区的电离层踪迹及其动力学过程研究"(40236058);重大项目"地球空间暴多时空尺度物理过程"(40390150);面上项目"午后极光的形态和发生机制研究"(40174047);青年项目"高纬极光现象的南北极对比研究"(40104009);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和社会公益研究专项"东南极海洋与空间环境监测研究"(2003DEB5J057-01);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我国北极站极光特性的观测研究"(2004202)项目资助
本文利用2001—2003年南极中山站175天全天空摄像机观测,对午后多重极光弧的出现率及其与Kp指数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午后多重极光弧出现率呈一单峰分布,最大发生率出现在1445UT(1645MLT),其位置在1500MLT极光热点(1300—1700M...
关键词:午后极光 多重极光弧 KP指数 中山站 
日侧极光卵的可见光多波段观测特征——中国北极黄河站首次极光观测初步分析被引量:19
《极地研究》2005年第2期107-114,共8页胡泽骏 杨惠根 艾勇 黄德宏 胡红桥 刘瑞源 田口真 陈卓天 綦欣 温艳波 刘嵘 王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地球空问暴多时空尺度物理过程"(40390150);重点项目"地球极隙区的电离层踪迹及其动力学过程研究"(40236058);面上项目"午后极光的形态和发生机制研究"(40174047);青年项目"高纬极光现象的南北极对比研究"(40104009);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和社会公益研究专项"东南极海洋与空间环境监测研究"(2003DEB5J057-01);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巷金资助项目"我国北极站极光特性的观测研究"(2004202)。
中国在斯瓦尔巴特(Svalbard)群岛新奥尔松(Ny-Alesund)地区建立了一个永久性科学考察站——北极黄河站。北极黄河站(78.92°N,11.93 °E)的修正磁纬为76.24°。2003年11月黄河站建立了一套多波段(427.8nm,557.7nm,630.0nm)单色极...
关键词:极光 全天空观测 极隙区 日侧极光卵 多波段观测 极光强度 初步分析 活动特征 黄河 北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