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无意识

作品数:1855被引量:2197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唐霞冯瑞贞鲁石裴秀娟王岳川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纠葛中的自性朝圣之路——以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分析《红字》的主题及人物形象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0年第5期147-149,共3页魏宇 
《红字》是美国作家霍桑的一部力作,主要通过海丝特、丁梅斯代尔以及齐灵渥斯三个人之间的矛盾展开。自性是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中的核心性所在,体现了人在经历一系列心理意识的冲突后整合出的一种升华、和谐的心理境界。本文以荣格的自...
关键词:《红字》 自性 集体无意识 
从神话原型批评角度解读英剧《唐顿庄园》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6年第11期174-176,共3页唐瑕 张守波 
英剧《唐顿庄园》(Downton Abbey)是继95版《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之后,最受人追捧的一部英国时代剧。从沉稳的镜头语言、跌宕起伏的家族故事、充满矛盾和隐忍的人物性格,可看出人类从原始阶段到当今社会逐渐形成的普遍意...
关键词:神话原型批评 集体无意识 人物 情节 主题 
唱不尽的人生悲歌——对小说《湘女萧萧》中的集体无意识的解读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5年第11期56-57,共2页王丽平 
集体无意识是瑞士心理分析学家荣格提出的,指由遗传保留的无数同类型经验在心理最深层积淀的人类普遍性精神。沈从文的短篇小说《湘女萧萧》讲述了一个童养媳萧萧的坎坷命运,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萧萧作为童养媳的生存状态,揭露出潜藏在湘...
关键词:集体无意识 沈从文 《湘女萧萧》 童养媳 女学生 
群体的集体失声——论《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中群体与个体的关系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4年第9期101-103,156,共4页张望 
魔幻现实主义大师加西亚·马尔克斯最满意的一部作品《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给读者呈现了一个既荒诞又令人深思的杀人事件。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尔克斯对社会,对社会中群体与个体及对群众心理的洞悉都达到了惊人的程度。本文诣在...
关键词:马尔克斯 集体无意识 群体 个体 
读者对《荒原》的无意识共鸣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4年第4期111-113,共3页李伟 
艾略特的代表作《荒原》被认为是现代派诗歌中的里程碑。《荒原》十分晦涩难懂,但仍受到批评家的肯定和读者的热捧。《荒原》中的众多神话典故再现了人们对"生与死"问题的思考和对"希望"的追寻两种神话原型,表达了人类的集体无意识。《...
关键词:《荒原》神话原型 集体无意识 读者 
无意识的觉醒——谈《玻璃动物园》中汤姆的出走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4年第4期116-117,共2页赵宏展 李娜 
本文用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从心理方面论述汤姆出走的缘由,揭示其文学形象。
关键词:集体无意识 原型 文学形象 
从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看彼得·潘的人物形象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3年第6期171-173,共3页崔晓君 
原型批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批评流派。其主要创始人诺斯洛普·弗莱认为,文学起源于神话,神话中包含着后代文学发展的一切形式与主题。彼得·潘作为童话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人物形象广受欢迎,这与这个人物形象...
关键词:神话 原型批评 彼得·潘 集体无意识 
论“无意识”思维发展的轨迹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3年第3期145-146,170,共3页潘静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从多维视野探究庄子‘道’之‘心’的原型意蕴"(编号:11YS281);国家哲社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平等意识对群体行为涌现的影响研究>(编号:11&ZD174)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尝试从"无意识"思维发展的轨迹入手,探究其从心理到文化成长的历程,由此推出,"无意识"中蕴涵着的"集体无意识"是一种部族群体意识的心理表现,而其延伸出的"文化无意识"则是民族文化价值所呈现的基本形态,而人类对这两种无意识追溯...
关键词:部族 集体无意识 文化无意识 
变异的替罪羊:论泰门的“圣经”原型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2年第12期55-56,共2页于婷婷 于凤保 
安徽省高校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09SQRS120ZD;项目主持人:于凤保)
本文运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论证《雅典的泰门》中悲剧人物泰门是替罪羊的变异,进而为研究莎士比亚最后一部悲剧《雅典的泰门》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原型批评 集体无意识 替罪羊 变异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与原型理论解读被引量:4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2年第10期119-120,共2页段友国 
文学的魅力在于创造无限的角色,更在于深入读者的内心,进入读者内心不愿打开的黑暗之处,揭示人类无意识中所蕴涵的激情,引起共鸣。文学与心理学也联系紧密,因为文学人物在现实生活中都有着各自的原型。文学原型可以带领读者走入心中黑...
关键词:集体无意识 原型 艺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