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

作品数:207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葛晓音刘文军陈福盛兰翠黎俐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大学烟台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胡适与钱锺书的三次见面
《各界》2025年第2期43-43,共1页顾孝华 
胡适晚年在台湾收到友人赠送的钱锺书《宋诗选注》,对胡颂平说:“钱踵书是个年轻有天才的人,我没见过他。”但1984年7月17日,钱镭书因收到汪荣祖寄赠的胡颂平《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写信对汪回忆,胡适不是“没见过他”,而是见了三次。
关键词:钱锺书 《宋诗选注》 胡适之 谈话录 颂平 寄赠 三次 
有关伟栋的一点感言
《南方文坛》2024年第4期52-53,共2页程光炜 
大概是2006年秋季,哈尔滨的诗人张曙光致信于我,介绍张伟栋报考我的博士生。他次年考取,开始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通过曙光寄赠的小诗刊《剃须刀》,才知道伟栋已是这家杂志小有名气的青年诗人。据张曙光回忆,他2004年与文...
关键词:青年诗人 张曙光 博士学位 剃须刀 诗刊 寄赠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 博士生 
丰子恺的台湾行 与其画中的台湾地区印象
《艺术品鉴》2024年第6期78-85,共8页龚诗文 
1948年,岁次戊子,画家丰子恺曾经短暂携女丰一吟驻足台湾地区,留下诸多台湾风情的绘画作品,寄赠友人。一、序1948年,岁次戊子,画家丰子恺(1898-1975)曾经短暂携女丰一吟驻足台湾地区,留下诸多台湾风情的绘画作品,寄赠友人。
关键词:丰子恺 绘画作品 台湾地区 岁次 寄赠 风情 
周作人钤印瞬间与学术欣幸
《书屋》2023年第11期44-45,共2页陈晓辉 
周作人在1930年后所买中国古籍多来自三处:北平、上海和杭州。不同之处在于,厂甸买书“不愿意打破纪录空手而回”,而身在北平的周作人通过外地书店寄赠的书目获得书籍信息,有所欲者才寄函购买。但在看到杭州经香楼的出售目录中有《二树...
关键词:周作人 中国古籍 藏书家 打破纪录 书目 寄赠 北平 
想把大海寄赠你——写给我的母亲
《诗刊》2023年第22期59-60,共2页康宇辰 
相片的寄赠与“赠物”文学传统的近代回响——清末民初男女交际中的破壁之道
《华中学术》2023年第2期117-126,共10页李楚 
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渗透,摄影为国人提供了一种想象现代的向度。晚清以降,交换相片作为一种新式社交礼仪被引入青年男女交际中,革新者以书信相片的交流为社交公开前的过渡,试图以避免直接接触的方式规避舆论私相授受的攻击。然而当国人对...
关键词:清末民初 相片寄赠 男女交际 婚姻自由 现代性 
寄赠(组诗)
《四川文学》2023年第5期196-199,共4页罗铖 
勤者奋笔 必有其得——邝厚勤《诗路印痕·厚勤词存》感言被引量:1
《词刊》2023年第4期50-51,共2页晨枫 
癸卯大年初八,厚勤将他新出版的《诗路印痕·厚勤词存》(以下简称为“词存”)与《诗路印痕·厚勤文存》寄赠给我,期望我能写点什么。我抽暇翻阅了这两册装帧考究、分量厚重的作品集,心境是兴奋的。后者属于作者写的文艺评论、随笔、散记...
关键词:文艺评论 诗路 印痕 作品集 寄赠 随笔 
稼轩寄赠词之“私典”探析
《汉字文化》2022年第10期60-61,共2页赵远震 
“私典”即私人之典,稼轩寄赠词中的“私典”只为特定对象所理解,私人化的语义构成双方交流的密码。“私典”的产生需要作者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以及细腻入微的心理,从而能够引经据典,推陈出新,同时与词本身属性有一定关系且符合作者表达...
关键词:稼轩 私典 私人化 
论张先、苏轼寄赠词的交际功用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8-12,共5页陈力士 
江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项目“诗词吟诵进高师校园研究”(21YB95)
张先有题序的寄赠词将词体由当面互动交流向文字投寄交流推进。苏轼将张先寄赠之词的单方陈说发展为双向陈情,寄赠的交际功能得以挖掘和强化,寄赠词彻底成熟。苏轼的寄赠词推崇了文字而不自觉削弱了曲乐,呈显了词体案头化发展的苗头。
关键词:寄赠词 题序 交际功用 案头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