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性

作品数:1677被引量:1400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曹志明张红卫任军刘滨谊李开然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徐州市科技情报研究计划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建筑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建筑学报》与中国革命旧址保护与建设被引量:2
《建筑学报》2024年第9期71-77,共7页董哲 
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基金文科青年项目(2024WKYXQN072)
检视《建筑学报》70年来刊登的关于革命旧址保护与建设的论文.通过分析历史环境、纪念性构筑物、纪念性建筑物3种类型的建造对象,勾画出革命旧址保护与建设在70年间的演进脉络,提出旧址营造的核心是激发纪念者的历史意识,并据此剖析建...
关键词:《建筑学报》 革命旧址 纪念性建筑 纪念碑 革命纪念地 
历史转折之年的纪念堂、建筑外交与技术体系探索
《建筑学报》2024年第9期162-163,共2页李凌洲 董斯静 彭怒 
1976、1977年前后的中国面临变局和冲突.主导性的政治生态、萌芽中的文化变革,以及对新技术的渴望,都深刻影响着建筑设计的实践与理论研究.1伟人回响:革命历史建筑与纪念性空间塑造1976年的伟人辞世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为纪念...
关键词:纪念性建筑 纪念性空间 建筑设计 规划设计 新建建筑 毛主席纪念堂 社会发展进程 历史转折 
通向永恒之路:路易·康作品中的拱形母题来源及其设计演化被引量:1
《建筑学报》2022年第5期98-106,共9页田思俭 杨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78196)。
以路易·康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拱形母题”为线索,回溯康的相关建筑思想的形成轨迹与对现代主义的批判性思考,剖析其以“纪念性”为主题的建筑理想。基于对康本人的草图、图纸、访谈语录等相关资料的整理,以及对多位建筑理论家、评论家...
关键词:路易·康 拱形母题 纪念性 现代主义 建构文化 
大量性的微观叙事--开放形式、纪念性和道路纪念碑被引量:3
《建筑学报》2021年第3期89-94,共6页叶建平 林垚广 
广东省高教教改革项目(粵教高函(2018)180号No.198);广东省高等教育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2014KQNCX063)。
奥斯卡·汉森的纪念性理论是开放形式理论的重要基石。分析其理论的叙事风格、结构性特征和独特主张,进一步结合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的"道路"纪念碑竞赛方案,解释其中的"大量性"概念,展现开放形式的人本主义根源,以及大量性微观叙事...
关键词:纪念性 开放形式 微观叙事 反纪念碑 大量性 
景德镇丙丁柴窑的场所精神被引量:3
《建筑学报》2020年第1期59-65,共7页张雷 
设计单位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建筑师张雷地点江西景德镇前程村设计/2017年/竣工/2019年业主黄眉夫妇设计团队张学基地面积3300 m^2建筑面积1800 m^2结构形式框架剪力墙浮梁曾经是景德镇管辖地,被称作瓷都之源,高岭古矿遗址也是国际陶瓷...
关键词:景德镇 仪式感 纪念性空间 场所精神 
宁静的五百公尺——用声音测量一段船难的距离
《建筑学报》2017年第12期52-53,共2页杨惠宜 
△评语杨惠宜的作品“宁静的五百公尺”,以一段渐渐为人所遗忘的船难事件做为空间叙事的核心。作者以1973年“旗津二十五淑女”船难事件为题,她观察到事过境迁,女工的墓地随着高雄港的开发而改建,事件的声音渐渐随着时间消失。引发她以...
关键词:声音测量 宁静 距离  事件 高雄港 纪念性 警察局 
胜利纪念与城市生活的交融——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三期设计思考被引量:7
《建筑学报》2016年第5期53-55,共3页何镜堂 倪阳 包莹 黄艳芳 
1945年9月9日,是侵华日军中国战区受降日,它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南京这座千年都城,经受过巨大的磨难,在中华民族全体同胞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人民的并肩努力下,终于见证正义胜利的到来。201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人...
关键词:中国抗日战争 南京大屠杀 中国战区 侵华日军 纪念活动 历史事件 城市中心 江东门 空间属性 纪念性建筑 
平常的开始 平常的结果--上海宝山陈化成纪念馆移建改造被引量:4
《建筑学报》2015年第12期46-53,共8页庄慎 任皓 唐煜 朱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08359)
上海宝山陈化成纪念馆移建改造是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近年完成的系列平常改造项目中一个代表性案例.设计引进普通的建筑类型进行周密的空间设计,营造适宜的公共空间和恰当的纪念氛围;通过对常见材料及构造的精准选择和控制来实现日...
关键词:平常项目 平常结果 空间设计 日常性与纪念性 围廊 传统 控制 建筑学运用 
为了忘却的纪念——梁希纪念馆的设计思考被引量:2
《建筑学报》2015年第10期60-61,共2页张应鹏 王凡 钱弘毅 
从某种意义上讲,梁希纪念馆是一次关于“反纪念性”纪念建筑的思考,是“反逻各斯中心主义”1)在建筑设计中的一次探索与实践。和古典主义、现代主义的很多传统经典法则相反,“反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设计不再强调中心、对称、整体性、确...
关键词:建筑设计 纪念馆 纪念性建筑  古典主义 纪念建筑 现代主义 逻各斯 
慢食馆:一个意识形态的较真儿
《建筑学报》2015年第8期52-56,共5页王辉 
世博会是一个走秀的派对,每个参展国都会为自己的名誉而盛装出席,却不会从根本上去质疑世博会为什么是个秀场。然而今年的米兰世博会很特殊,它最早的规划者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事务所(Herzog&de Meuron)想颠覆在世博上各国竞相作秀...
关键词:意识形态 世博会 赫尔佐格 事务所 纪念性 标志性 建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