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小说

作品数:459被引量:388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曹书文许祖华王萌赵德利江倩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群己”视域下中国现代家族小说“己”的自觉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3年第6期13-19,共7页高培华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20世纪中国小说家族叙事与莫言书写(编号:NJSY18134)。
“群己之辩”是中国传统哲学讨论的重要问题,中国传统社会宗法制背景下,“己”作为个体存在,通常隐没于“群”,隐没于强大的伦理关系之中。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人的解放”成为共识,文学表达逐渐凸显“人”的主体性。作为传统文化堡垒...
关键词:“群己” 现代家族小说 主体性 内聚焦 自觉 
林语堂家族小说研究回顾与展望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9年第6期131-132,共2页周琳 高侠 
近二十年来,围绕林语堂家族小说的主旨意蕴和艺术特色的研究不断深入。战争题材凸显民族形象,人物塑造具有文化意味但缺乏真实性,主题意蕴不仅展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视,也融入了家国情怀和个体精神诉求。复线式家族叙事结构与和谐的...
关键词:家族小说 林语堂 回顾 展望 
梦里京韵有谁听——叶广岑家族小说中的京味解读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7年第2期21-22,共2页张娟 
京味文学百余年,走到叶广岑这一代,与其所负载的传统文化记忆已渐行渐远。红砖金瓦下的高贵、肃穆宁静的京城为时代的洪流所湮没,于是北京的传统形象及文化记忆亦无迹可寻。而叶广岑博采众长、独树一帜,在当代京味作家群中脱颖而出,完...
关键词:叶广岑 家族小说 京味 
家族精神的高扬与自我意识的失落——论周大新的家族小说《第二十幕》被引量:2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1年第8期21-22,128,共3页张静芝 
在当代家族小说创作中,周大新的《第二十幕》以尚吉利丝绸业家族的兴衰史折射整个20世纪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作品在描写我国民族工业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过程的同时,深入地揭示出存在于儒家文化语境中的家族精神对一个家族工业发展的重...
关键词:家族精神 自我意识 理性审视 
《分家》中“成长主题”的国家隐喻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8年第12期97-99,共3页朱骅 
上海市教委项目"美国文学对中国的遥想与呈现"(科06-436)中期成果
赛珍珠的《大地》三部曲之三《分家》在创作结构上不同于前两部,它背离了前两部作品所刻意追求的中国家族小说盛极而衰的抛物线结构,而采用了西方的成长小说模式,并且以心理描写突出主角王源精神上的成长轨迹,由此又形成对中国传统小说...
关键词:赛珍珠 《分家》 家族小说 成长小说 
近2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其主要贡献(六)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7年第11期144-144,共1页
1988年:埃及作家纳吉布·马赫福兹(Naguib Mahfouz)获奖理由:通过大量刻画入微的作品洞察一切的现实主义,唤起人们树立雄心形成了全人类所欣赏的阿拉伯语言艺术。代表作有:著名家族小说"三街"(《宫间街》、《思宫街》、《甘露街》)和《...
关键词:诺贝尔文学奖 马赫福兹 平民史诗 纳吉布 宫间 获奖理由 刻画入微 语言艺术 家族小说 讽刺小说 
故国家园是归途——论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中的蒋少祖形象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7年第6期65-67,共3页江倩 
在中国,民族国家的建构是一个解构与重建的过程,既要对旧有的王朝国家观念及其相关知识体系进行否定,又要建立新的国家观念及其支撑的思想文化理论,而对传统文化的解构和对民族新文化的重建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现代文学在中...
关键词:蒋少祖 财主底儿女们 路翎 现代文学 现代家族 民族国家 国家观念 家族小说 现代中国 愚昧落后 
我心永恒——由原型批评看“十七年”的家族小说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5年第3期59-61,共3页田蓉辉 
在“十七年”的家族小说里,虽然家族甚至家庭在小说中已经被彻底泛化,集体主义的“大”家则以另一种方式诞生,但作家对集体主义“大”家的崇拜表明他们认可了“组织—家长”这样隐性模式的权威,承认了另外意义上的父权制的支配地位。如...
关键词:原型 家族 “十七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