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煮次数

作品数:23被引量:6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孙丽荣高天明马骥曹雄朱心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医研究》《黑龙江中医药》《卫生职业教育》《慢性病学杂志》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项目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药汤剂煎煮次数的历史变化探析被引量:10
《北京中医药》2019年第3期287-290,共4页王东升 
目的考证中医药书籍中记载的中药汤剂的煎煮次数,分析其变化规律。方法查阅《黄帝内经》《伤寒论》《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要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新方八阵》《温病条辨》《医学衷中参西录》及现代《方剂学》教材,考证其中所载...
关键词:中药汤剂 煎煮次数 黄帝内经 方剂学 
正交试验优选益气通脉胶囊提取工艺被引量:1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年第6期830-832,共3页岳晓华 王永辉 史静超 彭涛 
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13081065-1)
益气通脉胶囊为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制剂,处方由黄芪、肉桂、泽泻等组成,具有补气升阳、温通经脉、活血化瘀、利水渗湿等功效,多年临床使用表明其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显著。本实验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挥发油的提取工艺,以出膏率和黄芪甲苷...
关键词:通脉胶囊 正交试验 工艺条件 挥发油提取 水提取工艺 制备工艺优化 高效液相色谱仪 提取率 煎煮次数 出膏率 
枳实煮散的粉碎粒度和煎煮工艺的研究被引量:3
《辽宁中医杂志》2016年第2期354-357,共4页孙玉雯 刘起华 陈弘东 刘凤麟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10CB530601);北京市科委项目(Z121102001112010)
目的:优选枳实煮散的粉碎粒度和煎煮工艺,为枳实煮散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制备4种规格的枳实煮散,采用HPLC方法检测水煎液中辛弗林、柚皮苷、橙皮苷及新橙皮苷的含量;以总化合物的百分含量和干膏率为指标考察粉碎粒度、加水量及...
关键词:枳实 煮散 粉碎粒度 加水量 煎煮次数 
见证四大经典 保证肺热品质
《声屏世界(广告人)》2016年第2期71-72,共2页
葫芦娃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是葫芦娃药业的重点产品,能有效治疗由肺热引起的儿童反复咳嗽症状,具有清热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其精妙之处在于集三方之精髓于一体,并进行有机加减,以清热解毒、宣肺解表为主,辅以滋阴润肺及降火之功,达扶正...
关键词:肺热 滋阴润肺 咳嗽症状 化痰平喘 于集 宣肺 连翘苷 银翘散 煎煮次数 小儿肺炎 
防治奶牛乳房炎金蒲凝胶剂的制备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2015年第7期131-133,共3页江帆 李英伦 
奶牛乳房炎是通过化学、物理或者微生物因素感染奶牛乳腺而引发的炎症反应,是对奶牛养殖业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疾病。目前,全世界的奶牛约有1/3患有不同类型的乳房炎,日本的平均发病率为45.1%,我国的发病率高达70%~80%。近年来,凝胶作为...
关键词:牛乳房炎 奶牛乳腺 首过效应 山梨酸钾 凝胶剂 凝胶基质 正交试验 新型制剂 绿原酸含量 煎煮次数 
栀黄口服液工艺研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年第18期227-229,共3页罗芳 
栀黄口服液是由金银花、黄芩、栀子等中药组成,本文以栀子苷、黄芩苷的含量为指标,通过对药材提取时间、加水量、煎煮次数、醇沉浓度的研究,从而摸索出栀黄口服液提取的最佳工艺。
关键词:栀黄口服液提取时间 加水量 煎煮次数 醇沉浓度 
加水量与煎煮时间对葛根芩连汤主要成分溶出量的影响被引量:16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年第1期13-17,共5页张家成 章军 刘峰 穆兰澄 郭允 王跃生 仝小林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2010CB530602)
目的:以葛根芩连汤为研究对象,对影响煎煮质量的加水量、煎煮时间等相关参数与主要成分溶出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研究,得出葛根芩连汤的最佳煎煮工艺。方法:煎煮时间20,35,50,65,80 min;加水量6,9,12,15,18倍;煎煮次1次;用全面实验法,...
关键词:葛根芩连汤 煎煮次数 加水量 煎煮时间 HPLC 
正交设计法研究法半夏的炮制工艺被引量:1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年第22期57-57,共1页黄君丽 谢勇忠 
法半夏是中医临床常用中药。其炮制方法各地差异较大。本文选择甘草煎煮次数、甘草水煎液浓缩体积、浸泡时间3个主要影响因素,用正交设计法,采用综合评分从不同的指标对法半夏的炮制工艺进行研究,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正交设计法 炮制工艺 法半夏 甘草水煎液 常用中药 中医临床 炮制方法 煎煮次数 
正交实验设计研究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及配伍对汤剂中芍药苷煎出量的影响
《卫生职业教育》2009年第21期89-91,共3页史巧霞 王学军 陈晖 
目的通过正交实验设计比较不同煎煮次数、煎煮时间,不同药物配伍白芍对汤剂中芍药苷煎出量的影响。方法以A——煎煮次数(1、2次)、B——不同煎煮时间(1、2、3小时)、C——白芍的3种配伍(白芍、白芍+柴胡、白芍+甘草)为3个影响...
关键词:正交设计 芍药苷 煎出量 
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对三种芍药汤剂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4
《中国药物与临床》2008年第9期693-695,共3页孙丽荣 严华成 曹雄 马骥 朱心红 高天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672660)
目的比较不同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对芍药甘草汤、芍药柴胡汤和芍药汤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煎煮时间(2~4h)和煎煮次数(1~2次)对上述3种汤剂中芍药苷的析出量。结果煎煮时间对芍药甘草汤、芍药柴胡汤和芍...
关键词:煎药法 芍药苷 色谱法 高压液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