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源

作品数:73被引量:11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史春风林民朱斌杨为民谢素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煤化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氨作碱源COG脱硫过程中氨的作用与形态行为被引量:2
《煤化工》2012年第5期46-49,共4页季广祥 
分析了氨在焦炉煤气脱硫过程中的作用:增加脱硫液硫容、使H2S的吸收持续进行、抗CO2、HCN等酸性物质对H2S吸收的干扰作用。游离氨浓度决定了脱硫效率的高低,给出了适应脱硫效率要求的溶液中游离氨浓度计算过程。氨在脱硫过程中的形态行...
关键词: 碱源 COG脱硫 亨利定律 
焦炉煤气氨作碱源氧化法脱硫系统预冷塔的选择分析被引量:2
《煤化工》2012年第1期51-54,共4页魏华 
从生产实践出发,对焦炉煤气氨作碱源氧化法脱硫系统中煤气预冷的直接冷却和间接冷却两种预冷方式进行了工艺流程、设备、运行费用等方面的详细阐述和比较,可为焦化厂同类型脱硫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焦炉煤气 湿法脱硫 直接式煤气冷却 间接式煤气冷却 
氨作碱源湿式氧化法焦炉煤气脱硫机理刍议被引量:3
《煤化工》2011年第6期52-55,共4页季广祥 
探讨了氨作碱源湿式氧化法焦炉煤气脱硫机理,认为氨作碱源湿式氧化法是湿式中和法脱硫过程的继续,提高溶液pH值是提高氨作碱源氧化法脱硫效率的关键,并提出了若干设计和操作建议,指出氨作碱源氧化法脱硫工艺需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以供...
关键词: 碱源 湿式氧化法 焦炉煤气 脱硫 
焦炉煤气氧化法脱硫补氨方式探讨
《煤化工》2011年第6期56-59,共4页魏华 孙秋菊 高建明 
介绍了以氨为碱源的PDS湿式氧化法脱硫工艺,强调了碱源在焦炉煤气PDS法脱硫过程中的重要性,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着重分析了补氨的加入方式(氨汽或氨水)和位置(反应槽、预冷塔及预冷后煤气管道);同时提出了氨水、氨汽同补的新补氨方式,即...
关键词:焦炉煤气 湿式氧化法 脱硫 碱源 补氨方式 
氨作碱源氧化法焦炉煤气脱硫设计改进被引量:7
《煤化工》2010年第2期61-63,共3页季广祥 朱东方 
针对氨作碱源氧化法焦炉煤气(COG)脱硫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采用间接横管煤气预冷器,实现脱硫过程低温化;扩大向脱硫系统补充的氨资源;采用分段吸收并适当增大脱硫液循环量,实现H_2S吸收推动力的最大化;采用高效888脱硫...
关键词:焦炉煤气 脱硫 氧化法 氨作碱源 低温化 H_2S吸收推动力 脱硫剂 
以焦化氨为碱源用于锅炉烟道气脱硫的探讨被引量:3
《煤化工》2009年第5期38-40,46,共4页王平山 李久明 杨任全 
通过分析焦化氨水和H.P.F脱硫废液处理工艺,以及对氨法脱硫工艺进行详细的计算,提出了以焦化氨水和H.P.F脱硫废液中的氨为碱源对锅炉烟道气脱硫的新工艺。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回收了氨,使硫铵产能提高20%以上,减少外购98%浓硫酸2 109 kg/...
关键词:焦化氨水 H.P.F脱硫废液 烟道气氨法脱硫 
提高以氨作碱源焦炉煤气氧化法脱硫效率的必要条件被引量:17
《煤化工》2009年第1期57-60,共4页季广祥 
以氨作碱源的焦炉煤气氧化法脱硫近年来在焦化企业获得广泛应用。通过详细分析温度、催化剂等影响脱硫率的关键因素,得出欲提高脱硫率须实现过程低温化并选择性能优良的脱硫催化剂。在此过程中,采用制冷水和间接横管冷却器,可保证过程...
关键词: 碱源 焦炉煤气 脱硫 低温 催化剂 
湿式氧化法焦炉煤气脱硫工艺的若干问题被引量:20
《煤化工》2006年第3期56-60,63,共6页季广祥 朱东方 
针对湿式氧化法脱硫工艺,探讨了碱源的选择问题,分析了以氨为碱源和以Na2CO3为碱源的脱硫工艺。介绍了888脱硫剂的性能及实际应用效果。讨论了在脱硫过程中污染与控制方面的问题,并介绍了目前我国广泛采用的几种废液处理方法。
关键词:湿式氧化法 焦炉煤气 脱硫 碱源 888 废液处理 
以888-JH为催化剂Na_2CO_3为碱源的脱硫技术被引量:5
《煤化工》2004年第1期51-54,共4页季广祥 
本文着重介绍以888-JH为催化剂,Na2CO3为碱源焦炉煤气(COG)湿式氧化法脱硫工艺的脱硫原理、影响因素,并介绍了现场试验结果。认定单独使用888-JH可以替代PDS+RTS获得脱硫效率99%以上和出口H2S含量小于5mg/m3的较佳脱硫效果。
关键词:脱硫 888-JH 催化剂 NA2CO3 影响因素 
A/O法废水处理碱源的研究与实践
《煤化工》2003年第5期42-44,共3页李德勇 
从理论到实践阐述了以具有价格优势的 Na OH替代 Na2 CO3做碱源 ,解决 A / O法运行成本高的问题。
关键词:A/O法 碱源 成本 技术攻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