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切刚度比

作品数:14被引量:2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成若李夕兵陈仁朋温世游陈云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空军勘察设计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南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建筑结构》《四川建筑》《结构工程师》《建设科技》更多>>
相关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塔楼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条件的层刚度比计算改进方法的探讨被引量:1
《建设科技》2021年第22期84-87,共4页叶建农 张松林 周建 
在工程设计实践中,由于住宅塔楼地下室的层高远大于地上一层层高,较难满足剪切刚度比要求,一般将嵌固端下移至底板。这种处理方式既不符合规范旨意,又会影响对上部结构指标的分析与处理。笔者对《JGJ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
关键词:小区住宅楼结构 嵌固端 地下室顶板嵌固 剪切刚度比 地库顶板标高与塔楼顶板标高的高差 
TOD全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若干难点热点问题探讨被引量:18
《建筑结构》2020年第10期75-82,共8页姚永革 郑建东 严仕基 贺立荣 邱骏伟 
根据对TOD全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的若干实践,提出该种结构体系的特点、难点和热点,包括楼层刚度比、受剪承载力比、柱与剪力墙的本质特征与角色变换、与"鸡腿式"结构的区别、框支柱顶屈服对结构安全的影响、车辆段先行设计做法等问题,并...
关键词:“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 全框支剪力墙结构 承载力比 剪切刚度比 墙柱受力变形本质 “鸡腿式”结构 柔性底框结构 车辆段先行设计做法 
高层混凝土结构底部嵌固端分类的初步探讨
《城市建筑》2014年第4期57-57,71,共2页宗彬彬 薛俊伟 封士杰 
高层混凝土结构嵌固端的正确选取是结构计算模型中的一个重要假定,对结构计算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尝试将嵌固端分为抗震嵌固端和计算嵌固端两种,并结合实际分析该分类的可行性。
关键词:高层混凝土结构 侧向剪切刚度比 计算嵌固端抗震嵌固端 
高层结构地下室刚度有效范围的计算
《结构工程师》2011年第4期17-22,共6页郑毅敏 刘南乡 
对于带地下室的高层建筑,当将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时,在设计计算中必须满足侧向刚度比的要求。但设计中如何考虑地下室外围构件对地下室刚度的贡献还有待研究。文中从抗震规范中关于地下室作为嵌固端条件的条文出发,探讨了影响地下室...
关键词:地下室侧向刚度 有效范围 剪切刚度比 嵌固端 
对《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附录E的探讨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第15期215-216,共2页贺栋 
通过模型计算及分析,对《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附录E的刚度比进行探讨,并按照单层转换及高位转换的不同情况进行比较,得出高位转换中等效侧向刚度比γe临界值根据不同情况的适用范围。
关键词:单层转换结构 高位转换结构 剪切刚度比 侧向刚度比 
局部框支抗震墙结构设计探讨
《建筑结构》2009年第7期74-76,共3页刘再扬 吕勤兴 
结合工程实例,对剪力墙住宅下部设车道的局部框支抗震墙结构进行了探讨,通过理论及数值分析,研究了这种结构的受力和配筋情况,确定了按框支抗震墙结构设计的范围。
关键词:局部框支结构 转换层 剪切刚度比 
某高层建筑结构厚板转换层的设计被引量:2
《建筑结构》2007年第8期23-25,共3页刘再扬 
结合某工程实例,对高层建筑结构厚板转换层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采用PMSAP,SATWE两种不同的程序进行对比计算,对结构厚板转换层进行详细的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在采取针对性措施并通过专项抗震审查的情况下,高层建筑在7度抗震设防地...
关键词:框支结构 厚板 转换层 剪切刚度比 
乾鸿苑大厦预应力厚板转换层结构设计被引量:1
《建筑科学》2005年第2期31-34,48,共5页黄成若 邹忠刚 
简要介绍上海乾苑大厦预应力厚板转换层结构设计,其内容包括结构选型、三维空间结构整体分析、预应力厚板设计、厚板转换层上下剪切刚度比控制、构造措施等。这些设计内容可供类似的结构参考。
关键词:厚板转换层 结构设计 大厦 三维空间结构 预应力厚板 剪切刚度比 结构选型 整体分析 构造措施 设计内容 
非平稳地震作用下巨型-子控制结构体系反应分析被引量:3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年第1期42-46,共5页张洵安 汪宁 
利用复模态方法,对巨型-子控制结构体系和普通巨型框架结构进行了非平稳地震作用下的对比分析,主框架顶层的位移响应降低了95.70%,加速度响应降低了24.08%;证明这种新的结构体系对地震作用的有效控制,对结构安全性和舒适度均有明显提高...
关键词:地震作用 巨型框架结构 耗能 反应分析 剪切刚度比 顶层 地震响应 体系 指导性 证明 
时代天骄大厦工程设计
《四川建筑》2003年第1期33-35,共3页陈志强 白翔 
该文分析了对于高宽比 ,长宽比均较大的高位转换框支剪力墙结构 ,通过调整XY方向刚度比 ,以及采用分批分层逐步转换技术 ,减少地震反应。
关键词:时代天骄大厦 工程设计 高位转换 分层逐步转换 剪切刚度比 时程分析 振型分解反应谱 框架 剪力墙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