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酶药物

作品数:19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刘士敬韩文德葛亨进吴惟一周月芬更多>>
相关机构:解放军第302医院乐从医院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医院北京市隆福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现代医药杂志》《心理月刊》《医学食疗与健康》《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恩替卡韦联合护肝降酶药物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
《心理月刊》2020年第13期169-169,共1页于晓帆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护肝降酶药物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单独给予护肝降酶药物治疗,观察组联合给予恩替卡...
关键词:恩替卡韦 护肝降酶药物 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恩替卡韦联合护肝降酶药物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效果评价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年第85期85-85,共1页孙艳 韩宁蕙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联合护肝降酶药物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效果。方法 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共收治84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以此作为研究基础数据,采用分组研究方式,将参与实验患者分为常规组以及实验组各42例,常规组采用...
关键词:恩替卡韦 护肝降酶药物 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临床效果 
联苯双酯的药理作用机制进展分析被引量:1
《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年第16期203-204,共2页庄会艳 
联苯双酯是中药五味子丙素的人工合成药物,其活性成分为五味子丙素的中间产物,为我国首创的肝炎治疗药物,具有降转氨酶、抗氧化、抗病毒等作用,药理作用多样而广泛,临床应用前景广阔。为进一步推进联苯双酯的临床应用,有必要对其药理作...
关键词:联苯双酯 药理作用 降酶药物 肝炎 抗病毒 丙氨酸转氨酶 
恩替卡韦联合护肝降酶药物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效果分析被引量:3
《中外医疗》2019年第21期118-120,共3页葛亨进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联合护肝降酶药物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医院2016年3月-2018年10月期间9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组,观察组(n=45)在常规药护肝降酶类药物的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对照组...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恩替卡韦 护肝降酶药物 
这样使用保肝药
《特别健康》2019年第1期50-50,共1页李晓光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保肝降酶药物也是如此。必须针对患者的病情具体分析,确实需要才能用。保肝药是指用于保护肝脏功能类药物的总称,其特点是促进受损的肝细胞再生,促进肝细胞修复,保护肝细胞免于损伤或减轻损伤。
关键词:保肝药 肝细胞再生 降酶药物 肝脏功能 细胞修复 类药物 保护 损伤 
因“人”因“情”选用护肝药被引量:2
《中国社区医师》2013年第47期7-9,共3页程书权 
有效的治疗依赖于准确的诊断,但目前对于肝病,在广大基层医生中存在着一种重治疗、轻诊断的现象。许多医生只注意看肝功能化验单,看到丙氨酸转氨酶(ALT)或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就不究病因,盲目使用降酶药物,
关键词:护肝药 “情” 天冬氨酸转氨酶 丙氨酸转氨酶 基层医生 降酶药物 化验单 肝功能 
50例孕早期转氨酶轻度升高非降酶药物干预治疗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3年第2期138-140,共3页梁珊瑚 余海英 刘士春 
目的.分析孕早期转氨酶轻度升高患者进行非降酶药物干预的疗效。方法选择无病毒性肝炎及肝脏器质性病变的孕妇50例(孕周6—12周),其转氨酶均轻度升高,标准是40U/L〈丙氨酸转氨酶(ALT)〈160U/L、40U/L〈天门氨酸转氨酶(AST)...
关键词:孕早期 丙氨酸转氨酶 天门氨酸转氨酶 降酶药物 
乙肝治疗慎用“降酶药”
《肝博士》2010年第3期26-27,共2页钱军 
对于乙肝患者来说,单纯的降酶治疗没有太大意义,转氨酶复常只是解决了乙肝的表面问题,对于疾病的实质没有帮助,相反有时大量使用“降酶药物”有可能掩盖病情,贻误抗病毒治疗时机。在肝病的临床治疗中,医生经常会碰到十万火急要把...
关键词:乙肝患者 降酶药物 降酶治疗 转氨酶下降 慎用 治疗时机 临床治疗 抗病毒 
我弟弟得了何种类型肝炎?
《肝博士》2010年第2期19-20,共2页王振坤 
一个特殊的病例 我弟弟去年体检时发现转氨酶(ALT)明显升高,当时非常惊恐,便又查了乙肝“二对半”,结果是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一项阳性,其余均为阴性。有的医生说这是急性肝炎痊愈了,因为产生了保护性抗体(抗-HBs),今后...
关键词:急性肝炎 乙肝表面抗体 种类 “二对半” 保护性抗体 ALT 降酶药物 转氨酶 
乙肝病人慎用降酶药
《江苏卫生保健(今日保健)》2009年第6期24-24,共1页刘士敬 
血清转氨酶包括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两种,它们存在于体内许多器官(如肝脏、心脏等)。当这些器官受损时,这些酶就会释放在到血中,引起血清转氨酶升高。转氨酶升高只是一种现象,对人体并没有太大坏处。从理论上说...
关键词:降酶药物 乙肝病人 血清转氨酶升高 谷丙转氨酶(ALT) 谷草转氨酶 慎用 器官受损 多器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