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说

作品数:11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邓子基赵霄汉李松龄陈小梅阎娟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湖南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先锋队(下旬刊)》《浙江财税与会计》《税务纵横》《今传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党内政治生活向商品交换说不
《法治与社会》2017年第7期58-60,共3页曾亚波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要求“决不能把商品交换那一套搬到党内政治生活和工作中来”。破坏党内政治生活的行为有种种表现.将商品交换原则...
关键词:党内政治生活 商品交换原则 换说 从严治党 六中全会 审议 
党内政治生活向商品交换说“不”被引量:1
《先锋队(下旬刊)》2017年第6期36-39,共4页曾亚波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要求,“决不能把商品交换那一套搬到党内政治生活和工作中来。”
关键词:党内政治生活 商品交换 “不” 换说 从严治党 六中全会 审议 
对新闻采访互动交换说及双主体说的不同看法被引量:2
《今传媒》2013年第6期130-131,共2页张永年 李刚 
新闻采访作为新闻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要素在我国已经历了几十年的探索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体系。近些年,有些学者在对新闻采访的定义研究中又提出了"互动交换"说和"双主体说",笔者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从新闻采访的定义、...
关键词:新闻采访 互动交换说 双主体说 采访实践 
税收价格论对强化税收征管的现实意义被引量:7
《税务与经济》2006年第5期87-89,共3页赵霄汉 
税收价格论认为税收是纳税人为消费公共品而向政府支付的“价格”,税收征纳双方在本质上是平等的交换关系。借鉴税收价格论,应当以个人为基点,从利益交换关系的角度,赋予纳税人作为交换一方应有的权利。应在整个公共部门经济的全过程中...
关键词:税收价格论 税收征管 交换说 
赋税的依据和原则:“交换说”与“权力说”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5期1-6,共6页李松龄 
赋税的依据和原则有两条“交换说”和“权力说”。其中“权力说”被用来说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赋税依据、原则和作用 ;“交换说”把公共服务产品作为商品对待 ,以此说明市场经济体制的赋税依据、原则和作用。“权力说”和“交换说...
关键词:税收制度 市场经济体制 赋税依据 原则 调节作用 计划经济 “交换说” “权力说” 
“权益说”还是“交换说”被引量:8
《税务研究》2002年第8期43-45,共3页邓子基 
关键词:征税依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交换说” “权益说” 
人民为什么纳税
《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2期23-25,共3页阎娟 陈小梅 
文章批判性的继承了前人关于为什么纳税的结论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税收是广义公共商品的价格的观点。详细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人民纳税的原因 ,即两大部门的形成、公共产品的需求、民主决定的可能三大原因 ,最后对传统的纳税宣传进行...
关键词:交换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公共产品 公共需要 税收 纳税 
从经济学角度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浙江财税与会计》1997年第11期39-39,共1页百鸣 
为什么政府要向人们征税?或者说为什么人们必须向政府纳税?英国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托马斯·霍布斯(THAMAS HOBBWS 1588—1679)率先探究了这个问题。他吸收了古希腊哲学家伊壁(九乌)鲁的社会契约论思想,把商品交换法则引入税收领域,...
关键词:经济学角度 近现代西方国家 托马斯·霍布斯 英国重商主义 社会契约论 古希腊哲学 交换说 公共事业 理论依据 外敌入侵 
纳税人 你为自己的利益纳税!
《税收与社会》1996年第10期38-38,共1页周开君 
纳税人你为自己的利益纳税!文·周开君在一次税企联谊会上,一位纳税人悄悄问我:“纳税人为什么要缴税呢?”我哑然。在当今中国,依法纳税正逐渐成为时尚,越来越多的人在搞经营做生意甚至安排家计时总不免要考虑税收因素,但究竟为...
关键词:纳税人 社会共同需要 公共服务 公共职能 国家所有 阶级压迫 众的利益 交换说 公共事业 阶级社会 
还纳税人的权利
《税务纵横》1995年第6期26-27,共2页朱同富 
在法制比较健全的国家都把征纳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作为重要内容予以规定。西方就曾流行"利益交换说"的观点,即国家为广大国民提供利益和保护需要税收支持。
关键词:纳税人权利 税务机关 征管法 重要内容 征纳双方 法制比较 交换说 税收支持 税收保全措施 规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