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罪

作品数:31被引量:5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欧居尚李朝晖陈结淼王红兵黄春燕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郑州大学安徽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政法论丛》《哲理(论坛版)》《决策与信息(下旬)》更多>>
相关基金: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一般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增设交通肇事逃逸罪研究
《智富时代》2018年第8X期97-97,共1页骆浩 
文章依照相关的刑法学理论并且结合了大量司法实践对该行为进行剖析。首先,简单的对构成要件进行剖析,其次一一的对这个问题作系统的、更深层次的探究,并且对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提出我的看法和意见。本文就交通肇事逃逸罪进行了两个方面...
关键词:必要性 可行性 罪刑设计 
增设交通肇事逃逸罪的构想被引量:1
《法制博览》2018年第10期203-203,共1页孟涵 
司法实践中,由于逃逸行为屡见不鲜,不仅为道德所不齿,被害人的人身财产也受到严重损失。刑法通过对犯罪行为进行否定性评价,辅以刑罚以达到威慑作用。将其独立设成罪,不仅督促行为人救助被害者更好维护其利益,而且解决司法中大量问题降...
关键词:逃逸罪 独立罪质 犯罪构成 
将伤者送往医院后再开溜是否构成逃逸罪
《红土地》2017年第7期30-30,共1页程文华 
张先生咨询:今年4月份的一天,我的邻居钱某驾车返回家的时候已经是晚上9点多钟,心想家人已经吃过了晚饭,便在离家不远处的一家饭店吃饭时顺便喝了两瓶啤酒。就在他驾车行驶不到300米时,将一位顺街而走的行人撞倒,他急忙下车,发...
关键词:交通肇事逃逸罪 医院 伤者 酒后驾车 监控录像 医务人员 公安机关 事故现场 
交通肇事刑事责任认定的法律完善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43-48,共6页何悦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依法治国背景下的刑法规范确认功能及其实现原则研究"(项目编号:16BFX08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我国司法机关处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重要定罪论据,但由于种种原因,部分交通事故认定书的结论难免带有争议性,且缺乏明确的救济渠道,使司法机关在审理此类案件过程中往往陷入困境。要摆脱...
关键词:交通事故认定 刑事责任 交通肇事逃逸罪 法律完善 
论增设交通肇事逃逸罪的司法实践意义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年第33期52-53,共2页王鹏磊 
现行法律将逃逸规定为交通肇事罪的加重处罚情节,看似解决了对逃逸评价的问题,实则使实践界陷入"同罪不同罚"、"罪与非罪"、模糊处理、不良导向等尴尬境地。本文从公检法三家在处理该类案件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剖析在司法实践中判断逃逸...
关键词:增设 交通肇事逃逸罪 司法实践 意义 
交通肇事后已将伤者送往医院咋还涉嫌逃逸?
《宁夏人大》2016年第8期38-38,共1页法音 
询问:钱某驾车返回家的时候,将一位行人撞倒,他迅速将其送往医院。钱某因属于酒后驾车.便乘医务人员在对伤者进行抢救时,悄悄离开了医院。没过几天,公安机关找到了钱某,并调取了事故现场的录像及饭店的录像,认为钱某涉嫌交通肇...
关键词:交通肇事逃逸罪 医院 伤者 酒后驾车 医务人员 公安机关 事故现场 交通事故 
鞋花开口说了话肇事真凶现原形
《公民与法(检察版)》2015年第7期34-34,共1页刘潮杰 黄金美 
一位60多岁的老人被撞身亡,肇事者逃逸,现场一个蓝色塑料凉鞋鞋花成了破案的关键,最终挖出肇事司机。7月6日,淅川县检察院以交通肇事逃逸罪将张某批准逮捕。
关键词:肇事者 交通肇事逃逸罪 原形  肇事司机 检察院 淅川县 破案 
浅析交通肇事逃逸罪名独立化
《知识窗(教师版)》2013年第4期54-55,共2页何智伟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交通肇事事故逐年增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也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因此.严厉打击交通肇事犯罪.有效预防和遏制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发生.就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关键词: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独立化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罪名 交通肇事犯罪 交通运输业 财产安全 
交通肇事逃逸罪可行性研究被引量:4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0期99-103,共5页姜敏 
我国大陆关于交通肇事规定的罪名非常单一,这对于复杂的交通肇事行为之规制很被动。国外立法把交通肇事行为规定得非常详细,特别是把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单独定罪,非常值得借鉴。就逃逸来讲,其主观、行为方式都不能被交通肇事行为所包容,...
关键词:交通肇事 逃逸行为 共同犯罪 
交通肇事后逃逸预防问题研究
《前沿》2012年第2期62-63,共2页高庆国 
我国现行刑法和其司法解释都没有将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为作为独立的犯罪行为加以评价,而是作为过失的交通肇事罪的一个加重情节加以处理,这种立法模式不仅不能从根本上预防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为,而且降低了交通肇事逃逸的违法成本,有放...
关键词:交通肇事 预防 交通肇事逃逸罪 立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