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唆

作品数:942被引量:1409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李凤梅朱道华彭泽君陈兴良刘明祥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武汉大学郑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制与社会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教唆犯的未遂及中止形态
《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34期376-,共1页雷世斌 
研究所有教唆犯的相关问题的起点是教唆犯的性质,本文在对教唆犯的性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教唆犯的未遂及中止进行了讨论分析。
关键词:教唆犯 性质 讨论分析 研究所 问题 基础 
对教唆犯理论定位之新思考
《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25期367-,共1页郄俊珺 
传统教唆犯理论受到了不少学者的挑战,有学者提出了诸如教唆犯是不是一种独立的共犯种类、对教唆犯如何定罪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教唆犯理论之理性思考,提出了应将教唆犯规定为独立的犯罪,以使问题得以解决。
关键词:教唆犯理论 学者 问题 理性思考 共犯种类 挑战 犯罪 定罪 
中国刑法与英美刑法教唆犯之比较被引量:2
《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12期14-,共1页郭歌 
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实行犯罪的人。教唆犯问题是一个古老而传统的问题,由于法律渊源、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的不同,英美刑法与我国刑法中有关教唆犯的规定有许多不同之处。英美刑法以判例法为主,所以缺少在成文法中规定教唆犯的内容,...
关键词:中国 英美刑法 教唆犯 法律渊源 系统性 成文法 刑法总则 问题 社会制度 判例法 规范文件 法律形式 传统文化 性质 观点 犯罪 存在 
浅论片面共犯
《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9期84-85,共2页高翔 
片面共犯是客观存在的犯罪情形,其理论基础是行为共同说。本文认为只存在片面的帮助犯和片面的教唆犯。片面共犯的成立必须以实行犯的实行行为为前提,而且必须具有共同犯罪的意思。
关键词:片面共犯 理论基础 帮助犯 教唆犯 成立要件 
共同过失犯罪两个问题的理论探讨
《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7期275-276,共2页付艳敏 
目前我国多数学者否定共同过失犯罪成立共同犯罪,认为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是混淆了共同过失犯罪和竞合过失犯罪,所以正确界定共同过失犯罪和竞合过失犯罪是承认共同过失犯罪成立共同犯罪的核心和关键。另外,我国已有学者开始承认共同过...
关键词:共同过失犯罪 竞合过失犯罪 过失犯的教唆犯 过失犯的帮助犯 
试论教唆未遂与未遂教唆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5期763-764,共2页郜超 
在刑法理论中,教唆犯问题一直是一个棘手且存在广泛争议的问题。本文立足于我国立法,对教唆未遂与未遂教唆问题展开论述,进行梳理、分析,以期完善。
关键词:教唆犯 教唆未遂 未遂教唆 
关于“教唆犯”的疑难探讨
《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5期322-323,共2页康胜利 
教唆犯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共同犯罪的一种,然而刑法对教唆犯在教唆未遂情况下的规定却不甚明晰,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存在不妥之处。本文对这些问题作一阐述,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以期对教唆犯罪的进一步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共同犯罪 教唆犯 教唆未遂 教唆罪 
教唆未遂之思辩
《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6期238-239,共2页焦云娜 刘朝霞 
教唆未遂是一个既涉及共犯又涉及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复杂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教唆未遂的构成要件及刑事责任,在对我国刑法29条具体分析的基础上,进而对我国的刑法典提出了修正意见,以有利于我国刑法理论的发展。
关键词:教唆犯 教唆未遂 刑事责任 
浅析间接正犯
《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6期245-247,共3页韩雪莲 
间接正犯是大陆法系刑法中的概念。因其能够合理地解释行为主体利用他人作为中介实施犯罪行为,而其所利用的中介因具备某种特定的情节而与其不发生共犯关系的情形,因此在共同犯罪理论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在大陆法系的德国、意大利等国,...
关键词:间接正犯 共同犯罪 教唆犯 亲手犯 
组织犯的归类论
《法制与社会》2006年第20期67-68,共2页张圣斌 
在我国刑法理论界,以分工分类为标准对共同犯罪人进行分类,通说的观点是分为组织犯、实行犯、教唆犯和帮助犯。但对于组织犯为何可以成为一种独立的共犯人类型,在理论上鲜有人论及。本文首先对我国刑法理论中的组织犯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
关键词:组织犯 实行犯 教唆犯 帮助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