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标记

作品数:97被引量:24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杨永龙杨将领张竞婷朱艳华李思旭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语言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汉语方言用于动词前的与格标记被引量:5
《语言科学》2021年第4期337-347,共11页黄晓雪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项目号:17BYY028);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项目号:18ZDA29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介宾状语式给予类双及物结构不只见于北方方言,不少南方方言同样存在这种格式,其与格标记由受益者标记演变而来。北方方言的受益者标记多源于“给”义动词,南方方言则多源于伴随介词。由于受益者标记的来源有类型上的差异,与格标记也相...
关键词:双及物结构 与格标记 受益者标记 语言接触 
追踪甘青一带语言区域内汉语及其变体格标记形成的轨迹被引量:1
《语言科学》2021年第3期272-286,共15页徐丹 
欧盟研究委员会(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ERC)Horizon 2020ERC-2019-AdG 883700-TRAM);法国国家科研基金ANR-18-CE27-0013提供的项目资助。
文章通过追踪比较60年代至今的语料,发现甘肃青海一带的汉语方言及其变体里的格标记是逐渐形成的。安多藏语、蒙古语族和突厥语族诸语言都在不同时期和地段交织地影响了这一带的汉语。今天所见的汉语方言及其变体的格标记乃是不同语系...
关键词:格标记 竞争 宾格标记类型 汉语与非汉语 
施受非对称性和汉语迁移效应——人造语言学习的ERP实验发现被引量:2
《语言科学》2019年第4期372-383,共12页王路明 贾磊 彭国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9YJC740078);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6NDJC212YB)的资助
文章考察汉语母语者内隐式学习一门人造语言格标记规则的过程,揭示语言学习的普遍规律和母语影响。这门语言的句子由名词-名词-动词(NP1-NP2-Verb)构成,格标记的隐现取决于论元生命性。汉语者在实验室内接触这门语言,随即参与句子合法...
关键词:人造语言 施受非对称性 格标记 生命性 ERP 
彝语方言受事格标记及基本语序类型比较被引量:6
《语言科学》2018年第2期160-172,共13页胡素华 周廷升 
彝语北部方言(诺苏话)及物句的基本语序(句法性的固有语序)根据谓语是否具有结果性和完成性而分裂为"施事-受事-动词"APV(SOV)语序和"受事-施事-动词"PAV(OSV)语序;而西部方言(腊罗话)只有APV(SOV)一种基本语序。此外,两个方言都具有话...
关键词:彝语诺苏话 彝语腊罗话 语序 受事格标记 话题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