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震系统

作品数:126被引量:393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何文福苏经宇施卫星熊伟周福霖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广州大学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车载机柜的动力学仿真分析及隔振器选型研究
《舰船电子工程》2024年第12期215-219,共5页金华 尹富强 
车载机柜及车载设备由于各自由度之间的相互耦合,固有频率分布范围较宽,因此需要对车载机柜进行振动分析和隔振设计,根据经典模型建立机柜的运动力学方程,通过计算得出减振系统的位移量主要取决于两项比值的结论。通过振动和冲击分析,...
关键词:车载机柜 受力分析 仿真分析 隔震系统 
建筑结构隔震系统设计分析
《新材料·新装饰》2024年第19期128-131,共4页曾涛 
文章旨在探讨建筑结构在地震冲击下的安全性问题,重点对建筑结构隔震系统设计进行了分析,即基于相关背景,先说明了建筑结构隔震系统设计的核心原理,然后介绍了建筑结构隔震系统设计的常见隔震装置,接着简述了建筑结构隔震系统设计的考...
关键词:建筑结构 隔震系统设计 隔震支座 
建筑结构隔震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4
《工程力学》2024年第5期39-54,共16页潘鹏 曾一 曹迎日 艾华浩 王海深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E01989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78275)。
建筑结构隔震技术通过在建筑结构底部或中间楼层设置隔震装置,延长结构的自振周期,并提供适当的阻尼使得结构的响应大幅度减小,能够更有效地保护房屋结构以及室内设备的安全,可显著提升建筑震后功能可恢复能力。目前建筑结构隔震技术已...
关键词:隔震技术 抗拉支座 三维隔震(振)支座 半主动隔震系统 健康监测 综述 
自复位浮置物隔震系统的动力试验与数值分析
《世界地震工程》2024年第1期127-134,共8页刘文光 汤佳铃 张强 陈睦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78355,52078287)。
提出了一种自复位浮置物隔震系统,该系统采用双层正交导轨隔离水平地震,并通过预拉弹簧绳实现自复位。考虑系统摩擦与弹簧绳刚度,建立了自复位浮置物隔震系统的理论模型,完成了不同工况下的隔震系统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输入地震波的加...
关键词:设备隔震支座 水平隔震 振动台试验 有限元分析 
非线性准零刚度文物隔震系统动力特性分析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24年第1期168-177,共10页孙刚 柏文 戴君武 蔡粮锴 赵守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78471,52378542)。
为实现地震时浮放文物的安全防护,对一种非线性准零刚度隔震系统进行动力分析。构建隔震系统的刚度模型与运动平衡方程,使用谐波平衡法与牛顿迭代联合法进行理论分析,并使用四阶龙格-库塔(Runge-Kutta,R-K)数值分析法对运动平衡方程在...
关键词:非线性准零刚度系统 文物 隔震 地震 传递系数 
建筑结构隔震技术研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3年第10期161-164,共4页任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实际的设计和施工中,建筑结构的隔震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隔震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和发展还存在着很多的困难和阻碍。一方面,没有详尽的技术规范,还很不具体,还不是十分成熟。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具有隔震设计...
关键词:结构隔震 隔震系统 隔震方案 
竖向近断层地震动下QZSID隔震系统的地震响应
《应用力学学报》2022年第6期1185-1192,共8页卢晓峰 刘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1508414)。
采用准零刚度、阻尼器和惯容器并联组合形成一种新的混合隔震系统QZSID。为研究竖向近断层地震动下QZSID隔震系统的动力反应机理,建立了竖向地震下QZSID系统的分析模型。采用非线性时程反应分析方法分析了QZSID隔震系统的响应控制效果...
关键词:竖向近断层地震动 QZSID隔震系统 地震响应控制 
建筑减震隔震系统的分析与应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2年第12期32-35,共4页刘子龙 
在现代建筑工程事业快速发展的宏观趋向下,建筑减震隔震系统的关键应用价值愈发突出,对相应的结构构造与设计方法等提出了更高要求,理应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需求,细化减震隔震系统应用路径,以最大限度上确保建筑工程整体稳定性。本文围...
关键词:建筑结构 减震隔震系统 作用分析 应用方法 
调谐惯容系统的混合隔震体系一致性优化设计
《地震工程学报》2022年第6期1300-1308,共9页李大伟 白贺 韩建平 袁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08447);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_17R51)。
基础隔震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以减轻结构的地震响应。值得注意的是,在隔震体系中减小主结构的加速度响应是以牺牲隔震器变形为代价的。调谐惯容系统(TID)和隔震器组成的混合隔震体系可减小隔震层的位移响应。与传统调谐质量阻尼器(T...
关键词:调谐惯容系统 附加阻尼 基础隔震系统 调谐质量阻尼器 
基于玻璃珠-砂垫层的岩土隔震系统隔震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22年第5期237-248,共12页尹志勇 孙海峰 景立平 董瑞 徐琨鹏 
湖南文理学院博士科研启动项目(21BSQD39);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攻关项目(XH16010);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2017B10)。
应用低成本的减隔震技术是降低农村民居地震灾害风险的途径之一。岩土隔震(GSI)技术是近年来提出的新隔震概念,基于玻璃珠-砂垫层的岩土隔震系统(GSI-GBSC)的隔震有效性已通过大型振动台试验进行了验证。为了更好地推广GSI-GBSC系统在...
关键词:玻璃珠-砂垫层 岩土隔震 隔震效果 数值模拟 农村民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