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事中

作品数:614被引量:41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方裕谨蔡明伦汪红亮李俊义何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西藏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委中国古代史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社会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山东省临清市民族实验中学介绍
《民族教育研究》2009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临清市 实验 民族 山东省 中学 道光年间 回族学 给事中 
要有倾听不同意见的度量——武则天不罪沈全交
《刊授党校》2009年第2期20-20,共1页
长寿元年①,春,一月②,丁卯③,太后引见存抚使所举人④,无问贤愚,悉加擢用,高者试凤阁舍人、给事中⑤,次试员外郎、侍御史、补阙、拾遗、校书郎⑥。试官自此始。时人为之语曰:"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欋推侍御史⑦,碗脱校书郎⑧。"有举...
关键词:武则天 存抚使 校书郎 补阙 凤阁舍人 侍御史 给事中 
从中国古代言谏制演变透视封建监察制度
《大庆社会科学》1993年第11期30-31,19,共3页刘秀丽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在封建社会是否真正起到了协调与制衡权力的作用?监察体系中言谏制和御史制截然相背的运行轨迹根源何在?封建监察制对我国现代监察制度的完善有何借鉴意义?本文拟就沿循言谏制的演变过程剖析封建监察制度,希望对社会...
关键词:监察制度 给事中 纠举 谏议大夫 属官 门下省 监察官 监察体制 监郡 书奏 
王维的音乐之佚
《大庆社会科学》1993年第11期32-32,共1页清雪 
唐代薛用弱的《集异记》里记载着王维登第的故事:王维少年时有才名,精通音律,妙能琵琶,为歧王李范所眷重。他要应举那一年,有位张九皋已通融有权势的安乐公主内定为解头。王维便托歧王向安乐公主说情。歧王让他准备好诗作,又穿着彩衣扮...
关键词:安乐公主 集异记 张九皋 琵琶曲 王缙 解头 尚书右丞 给事中 郁轮袍 旧唐书 
中国古代公文的催查制度
《秘书之友》1993年第11期43-43,共1页蓝翔 
我国早在汉代,就设有专职的公文查办机构并实行相应的公文查办制度.以后的唐、宋、元、明、清各代也都相沿设立类似的机构.汉代,在汉武帝年间置有专司督促检查落实的刺史,察问郡县.据《后汉书》载:郡国从事史,主管督促文书,查举非法.
关键词:古代公文 检查落实 从事史 《后汉书》 检校官 给事中 郡县 郡国 左右司 内阁稽察房 
略谈《金瓶梅》中的职官名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32-35,共4页黄立新 
《金瓶梅》中不同的职官名计有188种之多。这许多职官名,既不能因作者标榜作品是写宋徽宗时事,而认为都是采用宋官制;也不能因作品实际是明季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而认为其中职官名即采明制;而是错综复杂,古今兼用,其中不少甚至还是作者...
关键词:宋徽宗 给事中 锦衣卫 总兵官 神策军 官制 明代社会 北宋 太尉 总督 
郑羲使宋述略被引量:1
《文史哲》1993年第3期71-74,共4页黎虎 
清人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四著录有《兖州刺史荥阳文公郑羲下碑》,碑铭有云:“又假员外散骑常待、阳武子,南使宋国。宋主客郎孔道均,就邸设会,酒行乐作,均谓公曰:乐其何如?公答曰:哀楚有余,而雅正不足,其细已甚矣,而能久乎?均...
关键词:刘宋政权 中书令 北魏孝文帝 给事中 魏书 主客 碑文 萧氏 金石 碑铭 
抗清殉国的晚明忠臣沈迅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47-47,共1页一丁 
沈迅(1605——1647),字羽兄,号宙泉,祖籍蓬莱,其祖父沈梦麟于明万历年间在莱阳县孙受乡(今属莱西市)我乐村读书,后遂定居于此.明天启四年(1624年),沈迅中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成进士,历任新城、蠡县知县.崇祯十一年(1638年)进京任刑部...
关键词:副郎 莱阳县 给事中 明万历 沈梦麟 启四 兵科 蠡县 刑部主事 迁都北京 
一门六进士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64-64,共1页玉千 
明朝.福山县(今烟台市福山区)两甲庄出了一门三代六进十的盛事,这在科举史上是罕见的.第一位进士孙遇.字际时.英宗正统元年(1436)榜登二甲二十五名,授户部主事,后由大学士杨溥持荐.擢(南)直隶徽州府知府.任职间“均徭厘弊,吏民畏爱之....
关键词:均徭 福山县 户部主事 天顺 孙遇 杨溥 烟台市福山区 礼科给事中 休宁 宗正 
明代使臣述论被引量:2
《广东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69-74,共6页孙卫国 
明人周从简在《殊域周咨录》中写道:“凡我行人辙迹曾至者,皆因事备书,以昭国家一统之盛,其间有他官奉使,因为一时之选,亦多原任行人者.”①在他看来,明代的使臣似乎除行人外,其余的皆可不论.事实上,明代使臣颇为复杂,行人固然是法定的...
关键词:行人司 使臣 述论 给事中 郑和下西洋 永乐年间 安南 内臣 使者 《明会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