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药间隔

作品数:150被引量:365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朱立勤万云霞朱珠叶敏欧阳五庆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系统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给药间隔有讲究
《家庭用药》2025年第1期52-53,共2页侯晓丽 时扣荣 
作为一名药师,经常被问及这些问题——“请问tid是什么意思?”“那么q8h呢?有什么区别?”“tid是一天3次,白天吃就可以了,晚上不用吃吗?”……您是否也有这样的疑惑呢?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关于药品使用时间间隔的问题。
关键词:给药间隔 时间间隔 药师 
模型引导的创新药物剂量探索和优化技术指导原则(二)
《中国医药导刊》2024年第12期1200-1200,共1页
本指导原则中的剂量探索和优化是指给药方案的探索和选择优化,包括给药剂量(含滴定、负荷、维持剂量)、给药间隔、持续/间歇给药、给药总时长等。本指导原则主要阐述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尚未开展目标人群确证性临床试验之前,在探索性临...
关键词:创新药物 给药间隔 临床试验 维持剂量 给药方案 目标人群 试验设计 科学合理性 
抗菌药物:时间依赖性VS浓度依赖性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4年第10期48-49,共2页
服用抗菌药物时,有的说明书要求一天服用1次即可,有的一天要服用多次。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抗菌药物的给药间隔主要与半衰期,有无抗菌后效应(PAE)以及是否时间依赖性或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有关系。
关键词:给药间隔 抗菌药物 说明书要求 时间依赖性 抗菌后效应 浓度依赖性 半衰期 
复方南星止痛膏2种给药间隔抗类风湿关节炎药效比较
《中国新药杂志》2024年第17期1796-1804,共9页李志强 商晶 范小雪 刘婧 曹亮 王振中 张新庄 肖伟 
目的:建立胶原诱导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模型,比较复方南星止痛膏不同给药间隔的药效变化。方法:30只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复方南星止痛膏贴24 h隔日1贴治疗组、复方南星止痛膏每日贴8 h治疗组、双氯芬...
关键词:复方南星止痛膏 类风湿关节炎 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 抗炎 镇痛 
B细胞水平监测在1例单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2
《中南药学》2023年第9期2508-2510,共3页房珊平 王艺霏 丁愉 
1例63岁男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病理结果为膜性肾病Ⅱ期,首次使用利妥昔单抗后,患者因肾病综合征继发脑梗死,转专科治疗脑梗死而中断利妥昔单抗常规治疗。临床药师通过分析文献资料,发现利妥昔单抗耗竭B细胞的作用在个体间差异较大,综合考...
关键词:利妥昔单抗 特发性膜性肾病 给药间隔 B细胞耗竭 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 
培门冬酶致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儿急性坏死性胰腺炎1例
《儿科药学杂志》2023年第5期I0001-I0002,共2页史校东 罗丹 刘燕 张亚芳 沙莎 
培门冬酶(pegaspargase, PEG-ASP)是门冬酰胺酶(ASP)制剂的创新型药物,克服了ASP的免疫原性和严重过敏反应的活性,具有更长的半衰期,可大大延长给药间隔。胰腺炎(AP)是PEG-ASP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但由该药引发的儿童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
关键词: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门冬酰胺酶 给药间隔 培门冬酶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病例报道 免疫原性 不良反应 
常用抗真菌药物治疗药物监测研究进展被引量:1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2023年第1期51-55,共5页卜一珊 
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是通过特定的测定方法,监测药物在血浆/全血中的浓度,以确定给药间隔和给药剂量,从而优化个体化给药方案的临床实践[1-3]。TDM的核心是在适当的时间精确测量相关生物基质中的特定药物浓度...
关键词:治疗药物监测 给药间隔 TDM 生物基质 反馈循环 给药方案 给药剂量 临床实践 
在持续缓解治疗中延长抗TNF给药间隔对青少年炎性肠病患者的有效性研究(FREE研究):一项部分随机的患者偏好试验方案
《结直肠肛门外科》2022年第1期84-84,共1页俞旻皓 BOUHUYS M LEXMOND W S DIJKSTRA G 
目的:虽然抗TNF治疗大幅度改善了炎性肠病(IBD)患者的疗效,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皮肤反应、使机体易于感染,从而增加输液治疗率和住院率。一些非对照研究表明,早期遏制疾病的进一步加重或可降低药物的使用剂量。本文旨在比较青少年IBD...
关键词:给药间隔 炎性肠病 皮肤反应 住院率 给药模式 持续缓解 输液治疗 试验方案 
神经精神药理学治疗药物监测共识指南:2017版被引量:9
《实用药物与临床》2022年第2期97-118,共22页C.Hiemke N.Bergemann H.W.Clement A.Conca J.Deckert K.Domschke G.Eckermann K.Egberts M.Gerlach C.Greiner G.Gründer E.Haen U.Havemann-Reinecke G.Hefner R.Helmer G.Janssen E.Jaquenoud G.Laux T.Messer R.M ssner M.JMüller M.Paulzen B.Pfuhlmann P.Riederer A.Saria B.Schoppek G.Schoretsanitis M.Schwarz M.Silva Gracia B.Stegmann W.Steimer J.C.Stingl M.Uhr S.Ulrich S.Unterecker R.Waschgler G.Zernig G.Zurek P.Baumann 李文标(译) 果伟(译) 贺静(译) 鲍爽(译) 路钊(译) 牛梦溪(译) 阮灿军(译) 臧彦楠(译) 王勇(译) 张玲(译) 刘辰庚(译) 李洁(译) 汤宜朗(译) 王传跃(译) 王刚(译)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与成果推广项目(Z171100001017075);北京市属医院科研培训计划项目(PZ2020031)。
2.2剂量相关参考浓度范围对于TDM结果的解释,除了治疗参考浓度范围外还有另一个浓度范围,即所谓的剂量相关参考浓度范围。治疗参考浓度范围的应用是药效动力学问题,而剂量相关参考浓度范围的运用是药代动力学问题。后者比较的是测得的...
关键词:治疗药物监测 药效动力学 给药间隔 维持剂量 生物利用度 药物浓度 药代动力学 合并用药 
无痛胃镜检查的超重患者选择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期间的最佳给药间隔时间研究被引量:12
《贵州医药》2021年第10期1575-1576,共2页倪冰 张瑜 
目的探究无痛胃镜检查的超重患者选择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期间的最佳给药间隔时间。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无痛胃镜检查的超重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各50例。观察1组(舒芬太尼和丙泊酚同时给药)、观察2组(舒芬太尼给药1 min后丙泊...
关键词:无痛胃镜 超重 舒芬太尼 丙泊酚 麻醉期间 给药间隔时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