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技术体系

作品数:59被引量:6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付增光杜世平廖允成蒋文春张雯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农机质量与监督》《农民致富之友》《贵州民族研究》《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的示范意义被引量:1
《农机质量与监督》2020年第12期46-46,共1页胡伟 
按照《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以下称黑土地行动计划)的释义,保护性耕作是一种以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免(少)耕播种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耕作技术体系,能够有效减轻土壤风蚀水蚀、增加土壤肥力和保墒抗旱能力、提高...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 土壤风蚀 黑土地 秸秆覆盖还田 耕作技术体系 免(少)耕 土壤肥力 保墒抗旱 
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2020年第4期5-7,共3页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以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免(少)耕播种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耕作技术体系,能够有效减轻土壤风蚀水蚀、增加土壤肥力和保墒抗旱能力、提高农业生态和经济效益。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东北地区保护性耕作取得明显进展,技术模式总...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 土壤风蚀 适宜区域 秸秆覆盖还田 东北黑土地 耕作技术体系 免(少)耕 土壤肥力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阿勒泰地区的应用
《新农村(黑龙江)》2018年第35期131-131,共1页沙丽塔那提·哈特郎 
阿勒泰地区为农业灌溉区,可耕地面积160万亩,平均风力4-5级。近几十年来,随着全地区可开垦面积不断扩大,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及水资源的过度使用,致使有限的可使用土地面积近一步减少,非常适应开展旱作农业保护性耕作。阿勒泰市作为我地区...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技术 阿勒泰地区 应用 耕作技术体系 耕地面积 旱作农业 农牧业生产 耕作制度 
农机深松整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被引量:1
《新农村(黑龙江)》2017年第21期145-145,共1页刘大娟 
农机深松整地技术是安徽省目前大力推广应用的一项农机化新技术。该技术具有增加土壤通透性、蓄水保墒、抗旱防涝、抢农时增积温、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的优点。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是通过拖拉机牵引深松机或带有深松部件的联合整地...
关键词:整地技术 深松部件 农机化 应用 耕作技术体系 土壤通透性 联合整地机 蓄水保墒 
农牧交错风沙区农田固土保水耕作技术体系示范与推广
《中国科技成果》2016年第1期31-31,共1页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1282A400073).
项目核心技术在该成果实施前已形成了技术规程并发布了内蒙古地方标准《燕麦免耕留茬栽培技术规程》(标准DB15/T492-2011)、《旱作农田马铃薯与燕麦带状留茬间作技术规程》(标准DB15/T4932011),出版了《农牧交错风沙区保护性耕...
关键词:耕作技术体系 农牧交错 旱作农田 风沙区 中国农业出版社 栽培技术规程 保护性耕作技术 科技进步二等奖 
乾县土地机械化深松之我见被引量:1
《农机科技推广》2015年第8期19-20,共2页李新产 王雪红 
乾县从2006年起至今,连续9年在保护性耕作项目中实施深松作业,通过近几年的试验示范,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和运行机制,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经验交流、现场作...
关键词:深松作业 保护性耕作项目 机械化 免耕施肥播种技术 保护性耕作技术 土地 耕作技术体系 大面积推广 
石家庄市小麦—玉米农田循环高效耕作技术集成被引量:2
《中国农技推广》2014年第10期21-23,共3页侯大山 李月华 冯立辉 高祺 江彦军 张红芹 胡浩玲 杨丽 
河北省小麦产业化体系项目;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农田循环高效耕作关键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11149152A)
河北省石家庄市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市,年总产粮食超过50亿kg,粮食生产已实现了“十连丰”.通过实施农田循环高效耕作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石家庄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总结出了以“两早两晚、播后镇压、隔年深松、缩距增行、扩行缩株、控氮减磷...
关键词:耕作技术体系 石家庄市 技术集成 环高 农田 玉米 小麦 粮食生产安全 
浅析秸秆全覆盖模式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被引量:3
《农机科技推广》2014年第7期50-51,共2页孙海东 
吉林省四平市位于松辽平原腹地,是全国主要粮食生产基地.全市耕地面积991万亩,玉米种植面积在873万亩以上,产量在113亿斤左右.目前耕作方式和方法存在弊端,耕层越来越浅,土壤有机质逐年减少,粮食产量徘徊不前.近几年来,沙尘暴频发,很重...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技术 覆盖模式 玉米 秸秆 粮食产量 耕作技术体系 耕地面积 土壤有机质 
《齐民要术》“杷”“劳”关系考——《齐民要术》“耕—杷—劳”耕作技术体系申论
《古今农业》2014年第2期12-20,共9页李润生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汉语农业词汇历史演变与共时分布研究”(批准号:11BYY063);教育部第46批“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现代汉语方言农业词汇的语言地理学研究”
农史学界一般认为北方旱地农业"耕-耙-耢"相结合的耕作技术体系形成于《齐民要术》时期,然而《齐民要术》完整记载"耕-杷-劳"配合的耕作技术只出现三次,更多的地方只提"耕劳"而不提"杷"。因此,农史学界所持的观点还需要在深入分析《齐...
关键词:耕作技术体系    
麦积区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被引量:3
《甘肃农业科技》2014年第5期68-69,共2页张麦秀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按照农作物栽培要求,采取少耕或免耕方法,利用作物秸秆及残茬覆盖保护土壤,以有效培肥地力,蓄水保墒,防止水土流失和沙尘暴,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机械化耕作技术体系。...
关键词:机械化保护性耕作 小麦机械化 耕作栽培技术 农业可持续发展 土壤含水率 耕作技术体系 农业生态环境 生产成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