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文学

作品数:53被引量:4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学振樊洛平于文夫贾玉民张祖立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海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平顶山学院学报》《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青海湖》更多>>
相关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工业化,还是去工业化——现代化在1980被引量:1
《文艺理论与批评》2024年第2期108-127,共20页蔡翔 
从20世纪80年代的工业文学出发,可大致描述现代化在文学领域的发展轨迹。《乔厂长上任记》(1979)中管理科学加物质刺激的工业改革方案成为后来改革文学的典范,这一方案实际上将20世纪50—70年代共同体意义上的单位还原为生产意义上的工...
关键词:改革文学 工业文学 现代化 蒋子龙 20世纪80年代 
钢都文化想象下的地域重现与历史重塑——评卜庆祥《沸腾的生活——经典作家的红色工业文学与钢都文化叙事》
《艺术广角》2024年第2期97-101,共5页李佳奇 
《沸腾的生活——经典作家的红色工业文学与钢都文化叙事》一书是卜庆祥真挚叙写钢铁工业与“高炉朝圣”作家们的鸿篇力作,集文学地理感、历史感与时代感于一体。卜庆祥以鞍钢“这座城”作为空间意义与文化意义上的地域中心,以昔日于鞍...
关键词:《沸腾的生活》 钢都文化叙事 红色工业文学 
国家认同:上海工业文学的一个面向(1949-1960)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32-36,共5页周驰觐 
“五四”时期以来,工人形象从早期劳工文学中同情的对象,逐渐转变为左翼文学中具有阶级意识的反抗者形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济上建设工业化现代国家的需求使工人的意义突显,工人在新社会中的“翻身感”,正是国家认同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国家认同 工业文学 工人形象 
论全面抗战时期工业文学的突破
《文学研究文摘》2023年第2期84-85,共2页王学振 
中国工业文学萌生于19世纪末,左翼文学运动时期获得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走向繁荣。在中国工业文学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全面抗战时期(以下简称“战时”)的工业文学取得了相较于以前的多方面突破,其主题意蕴更丰厚,人物形象更多样...
关键词:主题意蕴 左翼文学运动 中国工业文学 全面抗战时期 人物形象 文学的发展 价值取向 发展历程 
论全面抗战时期工业文学的突破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4期62-70,共9页王学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卷本《中国抗战文学史》”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ZW018。
所谓工业文学,即工业题材的文学。中国工业文学萌生于19世纪末,左翼文学运动时期获得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走向繁荣。在中国工业文学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全面抗战时期(以下简称“战时”)看似不很醒目,其实却是重要一环,值得认真...
关键词:主题意蕴 中国工业文学 左翼文学运动 全面抗战时期 人物形象 工业题材 文学的发展 价值取向 
论全面抗战时期工业文学的突破
《南方文坛》2023年第1期18-26,共9页王学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卷本《中国抗战文学史》”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1AZW018。
所谓工业文学,即工业题材的文学。中国工业文学萌生于19世纪末,左翼文学运动时期获得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走向繁荣。在中国工业文学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全面抗战时期(以下简称“战时”)看似不很醒目,其实却是重要一环,值得认真...
关键词:主题意蕴 中国工业文学 左翼文学运动 全面抗战时期 人物形象 工业题材 文学的发展 价值取向 
“激情燃烧的岁月”——评《戴花》的理想主义重建与古典叙事传统被引量:1
《文艺论坛》2023年第1期97-102,共6页段舒 
水运宪的《戴花》是对新世纪以来工业文学理想主义式微大潮的一次“反拨”,不同于“十七年”的革命理想主义或新时期的改革理想主义,其对个人理想主义的重建展现出更客观温和的创作态度、更真实冷静的写作视角以及更活泼多元的行文方式...
关键词:水运宪 工业文学 理想主义 古典叙事传统 
当代工业文学的一次成功写作--谈李铁长篇小说《锦绣》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1-6,共6页张祖立 陈镜如 
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一般项目“辽宁工业文化形象与精神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1lsljdybkt-001)。
长篇小说《锦绣》极为罕见地描绘了一个工厂在70余年历史岁月的故事和工人们的生存状态与精神面貌,展露了作者工业叙事的底气与作品的史诗气息。作品对工厂父一代子一代人物形象群体的描绘,既充分展示了中国当代工人一种谱系精神的赓续...
关键词:李铁 《锦绣》 “全景观” 父子形象 工匠形象 
工业文学的社会主义伦理认同与建构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62-66,共5页白海君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2021年重大项目(L21ZD012)。
中国的工业文学承载着鲜明的社会主义伦理表达的重任,这是中国革命、政治叙事的必然要求,也是作家对社会主义生活的体验、组织、创造和发现,并进行诗意叙写。随着工业中国的形成和工业化4.0时代的到来,工业文学写作不仅面临科技和物质...
关键词:工人阶级 工业文学 社会主义伦理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工业书写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2年第5期110-112,共3页张浩 武兆雨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新时代辽宁精神’与辽宁工业题材小说研究”(L19CZW004)。
新东北作家群已经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坛不可忽略的一部分,而他们特殊的身份使他们的作品兼具文学和人文的双重意义。本文主要从新东北作家群的书写方式、角色的塑造以及文本的内在精神出发,探讨其对于东北地区工业的书写。
关键词:新东北作家群 东北地区 工业文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