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文明

作品数:321被引量:705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肖峰王天恩姜奇平倪丽娟方印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学术界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创造性劳动是人权最根本的体现
《学术界》2017年第11期246-247,共2页王天恩 
王天恩撰文《创造性劳动的信息相互性与人的类权利》指出,人权是人类个体都享有的权利,这是一种类权利。类权利源自类特性。人的类特性即人类学特性,而最基本的人类学特性就是"相互性"。相互性是指一种相互依存、共同行动和交互影响...
关键词:王天恩 人类学 相互性 指一 信息文明 人类劳动 人类创造性 时代信息 精神财富 社会表现 
中国文明无需承受西方历史哲学的负担
《学术界》2017年第11期246-246,共1页刘小枫 
刘小枫撰文《历史哲学与中国文明的思想负担》指出,晚清以来,中国文明一直面临着西方“行上之道”的挑战。但按照西方的“行上之道”有古今之别的区分,
关键词:王天恩 人类学 相互性 指一 信息文明 人类劳动 人类创造性 时代信息 精神财富 社会表现 
“贤能政治”是一个反民主的政治纲领
《学术界》2017年第11期246-246,共1页黄玉顺 
黄玉顺撰文《“贤能政治”将走向何方?——与贝淡宁教授商榷》指出,“精英主义”原是西方现代民主制度下的一种政治现象和政治倾向,贝淡宁却将它强加于古代儒家与当代中国,谓之“贤能政治”。
关键词:王天恩 人类学 相互性 指一 信息文明 人类劳动 人类创造性 时代信息 精神财富 社会表现 
论作为哲学对象的“信息文明”被引量:1
《学术界》2016年第8期154-162,327,共9页肖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信息文明的哲学研究"(项目号:13AZD095)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信息时代的同位语,信息文明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需要纳入哲学的视野作为一种新的哲学对象来研究,通过这种研究开掘出其中所包含的"文明世界的信息化"和"信息世界的文明化"的双重意蕴,厘清其中的各种哲学关系,并探究由其衍生的本体...
关键词:信息文明 哲学 对象 
为中国苹果创造条件
《学术界》2012年第1期244-244,共1页
朱相远撰文《关于乔布斯热的冷思考》指出,若用苹果来标志人类发展历程,可分四类:伊甸园苹果(它代表蒙昧时代);农耕苹果(代表人类农耕文明时代);牛顿苹果(代表人类工业文明时代);乔布斯苹果(它表明人类信息文明又称“知识...
关键词:苹果 中国 人类发展 文明时代 蒙昧时代 信息文明 和平发展 历史规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