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投入

作品数:183被引量:426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吴忠民张奎力王琳谌英王琳更多>>
相关机构:中共中央党校江西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政治法律—政治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改善民生对转型期社会安全至关重要被引量: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年第6期62-66,共5页吴忠民 
对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来说,改善民生是一件更加重要、更加迫切的事情:有助于为有效推进改革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合作基础;有助于防止社会矛盾趋于恶化。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转型期发展历程表明,民生问题如果得不到应有的改善...
关键词:改善民生 社会安全 民粹主义 公共投入 民生保障体系 
别让“糊涂账”损伤国策正义性
《杂文选刊(下半月)》2013年第10期17-17,共1页时言平 
"社会抚养费"俗称"超生罚款",金额到底几何,究竟用于何处?多名律师近日向卫生计生、财政、审计部门申请信息公开,却未能算清这笔"糊涂账"。有人怀疑这笔巨款被截留挪用、中饱私囊,有人认为社会抚养费已经成为地方部门创收手段、明码标价...
关键词:地方部门 征收过程 审计部门 申请信息 正义性 计划生育政策 行政收费 违规者 公共投入 贩卖人口 
理性选择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行动方案
《新华月报》2012年第21期46-48,共3页郑功成 
医改是全民关注的事业,是关系到每个国民切身利益的最具广泛性的制度安排。2009年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公共投入大幅度增长条件下,
关键词:事业改革 行动方案 医疗卫生 理性选择 2009年 制度安排 切身利益 公共投入 
三峡库区基层公共投入与农村移民的发展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5期79-86,共8页王晶 
三峡工程的修建给移民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移民之后如何发展是至今仍然没有解决的一个问题。对百废待兴的移民社会来讲,政府公共投入是推动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引擎。文章结合实地调查的抽样数据和案例,探讨三峡库区基层政府的公共投入...
关键词:移民发展 合作农业 在地就业 社会服务 
改善民生必须遵循三个“优先原则”
《法治与社会》2012年第4期79-79,共1页
吴忠民在《学习时报》撰文指出,要想真正有效、大面积、大幅度地改善民生,就应当遵循以下三个"优先原则":一是就公共投入总的顺序结构而言,应当以民生问题为优先。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维护社会公正、改善民生,保证经济社会的安全运行和...
关键词:改善民生 《学习时报》 公共投入 顺序结构 民生问题 社会公正 安全运行 经济社会 
农村突发性事件的舆论引导
《视听界》2012年第2期108-110,共3页朱建宁 
应对各种各样的突发性事件巳成为我国各级政府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农村总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长期以来公共投入严重不足,加上特殊复杂的地理形势等原因,导致农村整体应急管理落后于城市,突发性事件报道严重滞后。做好农村突发...
关键词:突发性事件报道 舆论引导 农村 经济发展水平 公共投入 地理形势 应急管理 新闻媒体 
绿色崛起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省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和审查“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综述
《时代主人》2011年第3期19-21,共3页舒然 
2月14日下午至15日,参加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的省人大代表以对4400万赣鄱儿女高度负责的态度和创新务实的精神,认真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和审查"十二五"
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 绿色崛起 鄱阳湖生态 江西经济 经济发展方式 公共投入 城镇居民医保 农村养老保险  
改善民生必须遵循三个“优先原则”被引量:3
《领导科学》2011年第3期19-19,共1页吴忠民 
第一个原则,就公共投入总的顺序结构而言,应当以民生问题为优先。我国一个时期以来的公共投入结构呈现出一种明显颠倒的状况,用于基本民生如社会保障、义务教育以及公共卫生方面的公共投入比例过小,用于非民生如行政成本、基本建设...
关键词:改善民生 顺序结构 公共投入 社会保障 投入比例 民生问题 投入结构 公共卫生 
中国民生问题困局的突破口被引量:12
《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6期27-29,共3页吴忠民 
突破民生问题的困局是事关中国社会经济能否健康发展和安全运行的重要事情。为此,应当将改善民生上升到基本制度安排的层面;将改善民生的中近期目标定位为建立起一个初级的民生保障体系;以民生为基本着眼点合理安排公共投入和优先顺序;...
关键词:民生困局 制度安排 中近期目标 公共投入 优先顺序 
社会公正与社会政策建构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3-6,共4页肖陆军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础。为此,我们必须通过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培育新型社会资本,增强全社会抗风险能力,增加民生型公共投入等途径,建构促进社会公正的社会政策体系。
关键词:社会公正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公共投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