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田

作品数:190被引量:16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郑有贵赵鹏宇魏永康李恒全王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扬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西汉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西汉确有“太常郡”被引量:1
《历史地理》2014年第2期388-389,共2页汪浅 
西汉的太常本为掌管宗庙礼仪的机构,因其管辖着诸陵县,从辖县治民的角度而言,太常与一般郡国没有区别,可以当成一郡看待,故在史籍中有时也被称为"太常郡"。这一点最早为周振鹤先生所揭示~①,并得到学者们的普遍认同。最近,马孟龙先生发...
关键词:太常 孟龙 郡国 诸侯王 治民 三辅 安世 周振 公田 毋敛 
以经治国与汉代“荒政”被引量:10
《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2期30-40,共11页晋文 
以经治国与汉代“荒政”晋文汉代以经治国曾制约和影响着统治者的各项政策。这从前人所言“每有大事,朝臣得援经义以折衷是非”①,即可见一斑。为了全面分析它的作用、原因与影响,笔者近年已从不同角度进行过若干研究,现就“荒政”...
关键词:荒政 汉王朝 二千石 灾异说 西汉中期 郡国 宣帝 鲍宣 假公田 五行志 
王莽与西汉的奴隶制残余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114-121,共8页周鼎初 
西汉处于中国封建社会初期,一方面是封建生产方式在迅速发展,另一方而又存在腐朽的奴隶制残余。 王莽作为西汉末期的一位地主阶级的政治家,一度强烈地反对西汉的奴隶制度,他愤怒谴责奴隶制度“逆天心,悖人伦,缪于天地之性人为贵之义”...
关键词:鬻子 豪强地主 天地之性 生活用具 盗铸钱 假公田 土地占有制 汉哀帝 私属 西汉前期 
从人地关系角度探索两汉流民问题被引量:2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Z1期11-19,共9页叶文宪 
西汉初期因商人兼并造成农人失业流亡的问题就受到贾谊、晁错等人的关注,但这个问题在当时还不严重。到武帝时由于长期的对外战争和浩繁的宫廷开支,海内虚耗、农民破产,流民问题严重起来,元狩四年关东流民有七十二万五千口,元封四年竟...
关键词:西汉初期 元狩 人地关系 元封 两汉时期 新莽 假公田 对外战争 元帝 五口之家 
也谈“假税”在汉代财政收入中的比重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61-62,共2页郭开农 
《文史哲》一九八二年第五期,刊载了赵俪生先生《试论两汉的土地所有制和社会经济结构》一文,读后受益匪浅,颇有启发。但对于文中“国家赋税(田租、口赋)总收入跟国家租佃土地上的假税总收入的比例是一比二(强)”的说法,不敢苟同。本文...
关键词:公田 租佃土地 口赋 西汉中期 田租 土地所有制 国有土地 《文史哲》 园池 财政收入 
试论汉代的流民问题被引量:1
《绥化学院学报》1987年第2期58-65,共8页杜民喜 
农民和土地有着天然的联系,土地是它赖以生存的温床。封建的自给自足的个体小农经济,受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不稳定性和脆弱性是它的主要特点。当风调雨顺,剥削减轻时,小农经济便显示出勃勃生机,迅速发展;而当天灾人祸并行。
关键词:个体小农经济 假民公田 假公田 西汉前期 东汉王朝 五口之家 元狩 豪强地主 景帝 乡三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