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刺激

作品数:1299被引量:2934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张学光陈永井沈茜於葛华邱玉华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苏州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共刺激分子B7H3通过调控DNA拓扑异构酶Ⅱα的表达对乳腺癌多柔比星化疗的影响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2024年第3期69-77,共9页徐如嫣 顾冬梅 刘文珺 徐佳 张东泽 余越 谢金晶 孙方昕 陈彦 周好 黄雪 张光波 
国家自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2303146)。
目的探讨共刺激分子B7H3(costimulatory molecule B7H3,B7H3)通过调控DNA拓扑异构酶Ⅱα(DNA topoisom eraseⅡalpha,TOP2A)的表达对乳腺癌多柔比星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收集临床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验证B7H3表达与多柔比星化...
关键词:乳腺癌 共刺激分子B7H3 化疗 多柔比星 DNA拓扑异构酶Ⅱα 敏感性 
共刺激分子B7-H6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的促进作用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24年第1期9-18,F0002,共11页汤权 王进 赵鑫 虞竹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073180);江苏省青年医学人才(QNRC2016732);苏州市“姑苏卫生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8-057);姑苏卫生人才培养项目(GSWS2019028);苏州市“科教兴卫”青年科技项目(KJXW2021086)。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组织中共刺激分子B7-H6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共刺激分子B7-H6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和RT-qPCR分别检测癌组织和正常癌旁组织中B7-H6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统计分析B7-H6的...
关键词:B7-H6 结直肠癌 临床病理特征 增殖 侵袭 
可溶性共刺激分子在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中的研究进展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24年第1期71-76,共6页陈璐 张晓艳 胡颖 姚昱旭 季江 焦晴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82073434);江苏省卫生健康委指导项目(编号:Z2020017);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SYS2020135)。
可溶性共刺激分子(soluble costimulatory molecules)是共刺激分子的可溶性形式,参与共刺激信号的传递并发挥重要的自我调控作用,其异常表达会影响机体免疫应答和免疫耐受的建立,与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的免疫调控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皮肤病 可溶性共刺激分子 共刺激分子 
共刺激分子B7-H6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被引量:1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23年第4期500-506,577,共8页吴滨 赵鑫 徐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073180)。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共刺激分子B7-H6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TCGA数据库中搜集相关病例进行初步分析B7-H6在肿瘤组织以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搜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癌48例,免疫组化和RT-qPCR分别检测患者癌组织和...
关键词:TCGA B7-H6 RT-QPCR 胃癌 免疫组化 
川崎病患儿树突状细胞亚群变化及意义初探被引量:2
《临床儿科杂志》2022年第7期500-504,共5页王娜娜 孟丽君 张欠文 张帆 侯淼 陈烨 王波 严文华 吕海涛 孙凌 黄洁 
苏州市姑苏卫生人才培养项目(No.GSWS2019015);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No.SKJY2021108);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No.KYCX20-2725)。
目的探讨急性期川崎病(KD)患儿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亚群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1年5月就诊的初发急性期KD患儿的临床资料。KD患儿分别于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前、后取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DC亚...
关键词:川崎病 树突状细胞 抗原提呈分子 共刺激分子 
共刺激分子OX40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上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0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21年第1期23-28,共6页张陆陆 刘翠平 方琪 薛群 蒋建华 韩春茹 蒋觉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7387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7YFE0103700);苏州大学自然科学基金预研项目(SDY2012B2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上共刺激分子OX40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自2019年4月至l2月收治的75例首次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病例组,选择同期招募的年龄、性别与病例组...
关键词:脑梗死 调节性T细胞 OX40 缺血性脑损伤 共刺激分子 
B7/CD28家族分子的糖基化研究进展被引量:4
《现代免疫学》2020年第2期153-157,共5页李静梅 汪维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73044).
表达在APC表面的B7家族配体和T细胞表面的CD28家族受体是一对极为重要的共刺激分子。B7分子与CD28分子结合,作为第二信号调节T细胞的活性。以这2个家族分子作为靶点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已经上市。糖基化是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在...
关键词:B7分子 CD28分子 糖基化 共刺激 共抑制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配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江苏医药》2020年第2期195-198,共4页董贺婷 陈正荣 季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0016).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配体(ICOSL)及其受体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在免疫应答和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ICOSL参与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活化,诱导Th1细胞和Th2细胞的细胞因子产生,ICOS/ICOSL共刺激通路在炎症反应性疾病及肿瘤相关疾病中起重...
关键词:可诱导共刺激分子配体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 免疫调节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清可溶性共刺激分子CD40L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中国糖尿病杂志》2019年第12期896-899,共4页顾静 方勇 祁卉卉 朱一蓓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共刺激分子CD40L(sCD40L)与T2DM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体检的89例T2DM患者和70例非T2DM患者,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根据有无CAS斑块分为T2DM合并CAS组(T2DM⁃CAS,...
关键词:共刺激分子 可溶性共刺激分子CD40L 糖尿病 2型 颈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正性共刺激分子sCD40L、sICOSL、sOX40L对2型糖尿病免疫炎症的调节作用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年第10期2348-2350,共3页张海燕 杨天睿 李燕 张力元 成兴波 沈宇 蒋雅先 张学光 王凡 李天荣 阮丽波 全晶 宣蔚 
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16NS202)
目的正性共刺激分子可滑性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诱导共刺激分子(sICOS)/sICOS配体(L)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OX40)/sOX40L对2型糖尿病免疫炎症的调节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无血管病变组60例,糖尿病伴血管病变...
关键词:SCD40L sICOSL SOX40L 2型糖尿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