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混方式

作品数:17被引量:4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徐定宇李忠明周德郑学晶杨鸣波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化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复合材料学报》《化工学报》《合成纤维》《应用化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省长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微观调控的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碳纳米管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复合材料学报》2024年第11期5958-5966,共9页张旭 谢林生 朱惠豪 李果 马玉录 王玉 
电子设备对外界环境造成的电磁污染已经成为继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之后的又一大公害,因此高性能电磁屏蔽材料的研制与开发已经成为现今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调整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碳...
关键词:聚合物 碳纳米管 共混方式 微观形貌 电磁屏蔽 
UHMWPE/PEG共混方式及配比对UHMWPE缠结行为及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化工学报》2022年第2期933-940,共8页王利霞 毕肇杰 史淼磊 王晨 王东方 李倩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国际科技合作)(17210241006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372287)。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是常用的高性能聚合物。由于高黏度的影响,极大地限制了其加工成型与应用。聚乙二醇(PEG)具有高流动性,被广泛用来改善UHMWPE的流变行为,但复合材料中添加相的分散效果对材料的性能有重要影响。采用干粉混合、...
关键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混合 解缠结 力学性能 界面结构 
不同共混方式对抗菌锦纶6长丝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化纤与纺织技术》2021年第9期17-19,共3页万云云 刘冰灵 李心怡 闵明月 董浩嘉 
福建省引导性项目(2021H0056);福州市市校科技合作项目(2021-SG-044);福州市科技重大项目(2020-Z-13)。
在熔融纺丝工艺下,文章研究了不同共混方式下2,4-二氨基-6-二烯丙氨基-1,3,5-三嗪(NDAM)改性抗菌锦纶6长丝的结构与性能的变化。对母粒法与共混法制得的抗菌锦纶6长丝进行结构表征、形貌分析、力学性能测试与热重分析,结果表明,母粒法...
关键词:2 4-二氨基-6-二烯丙氨基-1 3 5-三嗪 抗菌锦纶6长丝 母粒法 共混方式 力学性能 
不同共混方式下非对称嵌段共聚物PS-b-PMMA对PCHMA/PMMA体系增容效果的研究:界面与胶束的竞争被引量:1
《材料导报》2017年第8期98-103,共6页王克强 叶深杰 王文锦 付甲 陈忠仁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SKL-ChE-12D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21274070);宁波市"3315"计划(A类)(2012S0001);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计划(2011R5001);宁波市科技局/农业与社会发展攻关项目(2011A31002);南方科技大学科研启动经费(Y01216121)
采用熔融共混方式,利用非对称两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S-b-PMMA)对聚甲基丙烯酸环己酯(PCH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共混体系进行增容。重点研究了嵌段比、共混方式以及分散相PMMA分子量对共混体系中非对称嵌段共...
关键词:非对称嵌段共聚物 共混方式 增容 界面 胶束 
硅氧烷低聚物改性水性环氧树脂
《有机硅材料》2015年第4期319-319,共1页
西安科技大学的严谨等人采用甲基丙烯酸酯改性环氧树脂得到水性环氧树脂;再与自制硅氧烷低聚物进行物理共混方式,制成硅氧烷低聚物改性水性环氧树脂。研究表明,硅烷低聚物对改性水性环氧树脂的附着力、吸水率、耐化学介质性影响不大...
关键词:水性环氧树脂 改性环氧树脂 低聚物 硅氧烷 甲基丙烯酸酯 共混方式 化学介质 均匀分散 
挤出技术最新动向
《塑料》2014年第1期116-116,共1页刘际泽 
塑料制品的挤出加工技术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以单螺杆挤出为主,用于一般薄膜、异型材、电线等成型加工;另一种是以双螺杆挤出为主,以共混方式得到制品。近年来,为了提高加工制品产量、质量等需求,通过挤出设备的改良提高,如高速...
关键词:反应挤出技术 成型加工技术 功能性薄膜 塑料制品 单螺杆挤出 双螺杆挤出 自动化技术 共混方式 
添加共混方式对共混纤维成形及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
《化纤与纺织技术》2012年第2期1-6,共6页陈欣 严玉蓉 李细林 刘将培 黄建华 林华纲 
聚合物共混改性是制备功能材料最常用的方法,而对于纤维纺丝成形而言,直接共混和母粒添加共混的差异性未见有报道。以尼龙6为原材料,聚酯类添加剂为功能性共混物,分别研究了直接共混和母粒添加共混对纤维成形,共混纤维的物性的比较,结...
关键词:聚合物共混 锦纶6 纺丝 微观结构 
共混方式对ABS/PA6/SMA共混体系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中国塑料》2007年第12期72-76,共5页罗筑 姜岩世 郭建兵 涂兴文 秦舒浩 
贵州省省长基金(2003);贵州省优秀人才基金(黔科合人字(2005)0522号);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GY-2005-3036)资助
以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为反应增容剂,研究不同共混工艺和ABS/PA6配比对三共混体系聚集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MA对共混体系增容效果显著,并明显改善了ABS/PA6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其中当PA6用量为30份和40份时,SMA先...
关键词:共混方式 聚集态结构 增容 聚酰胺6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热塑性聚氨酯与聚氯乙烯共混研究进展被引量:10
《中国塑料》2003年第10期1-7,共7页叶成兵 张军 
综述了热塑性聚氨酯与聚氯乙烯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重点介绍了热塑性聚氨酯与聚氯乙烯共混物的相容性、共混方式、热塑性聚氨酯的类型和组分。
关键词:热塑性聚氨酯 聚氯乙烯 共混改性 相容性 共混方式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远红外丙纶POY的可纺性及纤维结构性能研究
《合成纤维》2002年第1期33-35,共3页陈宏军 徐晓辰 严国良 陈克权 
讨论了研制远红外丙纶POY所用原料的共混方式、远红外母粒及降温母粒的选择与可纺性、纤维结构性能及功能性的关系,为成功研制各项性能优良的远红外细旦丙纶长丝奠定了技术基础。
关键词:共混方式 丙纶 远红外母粒 降温母粒 纤维结构 性能 可纺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