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壑

作品数:3898被引量:15014H指数:4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焦菊英郝明德蔡强国闫晓玲傅伯杰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黄土沟壑区小流域景观格局演变及生态服务价值响应被引量:37
《生态学报》2018年第8期2649-2659,共11页宋敏敏 张青峰 吴发启 吴秉校 吴驳 
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项目(2007CB4072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288);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29B09-1)
以黄土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泥河沟为研究区,基于1986年的彩红外航空相片、2002年SPOT影像、2016年GF-1卫星影像的解译结果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利用景观指数、土地利用程度、信息熵等方法分析了该流域近30年的景观格局演变规律,并借鉴生态...
关键词: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当量法 泥河沟流域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坡地耕作方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水土保持学报》2016年第4期64-67,95,共5页夏积德 吴发启 周波 
国家"973"计划项目"不同类型区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研究项目"(2007CB407201)
为研究耕作方式对坡耕地土壤侵蚀的影响,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选取典型坡耕地,采用示踪块法,对畜力横向犁耕、人力顺向掏挖、人力逆向锄耕和机械横向犁耕4种主要耕作方式在5°,10°,15°3种坡度条件下进行耕作侵蚀试验。结果表明:不同...
关键词:耕作侵蚀 土壤颗粒位移 耕作模式 侵蚀量 
基于UDEC数值模拟的滑动型地裂缝发育规律被引量:26
《煤炭学报》2016年第3期625-632,共8页刘辉 刘小阳 邓喀中 雷少刚 卞正富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资助项目(2013CB22790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4M561931);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D2014402007)
为了研究西部黄土沟壑矿区煤炭资源开采引起的滑动型地裂缝发育规律,首先给出了滑动型地裂缝的定义和基本特征,提出了滑动型裂缝距和裂缝角的概念;采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分别建立了滑动型地裂缝动态发育模型、沟谷坡度模型、沟谷位置模...
关键词:滑动型地裂缝 黄土沟壑区 裂缝角 西部矿区 UDEC 沟谷坡度 
黄土沟壑区小型滑坡致大灾及其机理被引量:25
《灾害学》2015年第3期67-70,共4页范立民 李勇 宁奎斌 滕宏泉 王启耀 张新宇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黄土重大灾害及灾害链的发生;演化机制与防控理论"(2014CB744700)
发生于延安市甘泉县马岔沟的黄延高速公路14标段的滑坡灾害,滑坡体小但灾情严重,造成19人死亡、2人受伤。滑坡体滑向285°,滑动块体长约12 m,宽约10 m、厚约3 m,体积约360 m3,为一小型黄土滑坡。调查发现,滑坡体位于黄土沟壑区,属于地...
关键词:地质灾害 小型黄土滑坡 致灾机理 控制因素 成因分析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临界地貌侵蚀产沙特征被引量:11
《农业工程学报》2015年第4期129-136,共8页张霞 李鹏 李占斌 于国强 高海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30858;4130222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1CB403302);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2JQ5001);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1084);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JE008);陕西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12JS065);国家地质找矿专项(12120114025901)联合资助
深入研究流域临界地貌形态对侵蚀产沙的作用机制至关重要,也是建立流域侵蚀产沙预测模型的关键所在。该研究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岔巴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流域次降雨侵蚀产沙的BP人工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artificial neutral netw...
关键词:土壤 侵蚀 模型 临界地貌 BP神经网络模型 分形信息维数 岔巴沟流域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空间尺度地貌单元产流时间尺度特征被引量:1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7期96-99,共4页王玲玲 姚文艺 黄静 娄萱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2011CB403303);水利部公益性行业专项(201201081)资助
以黄土丘陵沟壑区桥沟流域为原型观测流域,利用流域内的水文站网、不同地貌单元大型径流场等观测设施,分析了不同空间尺度地貌单元在年、次降雨时间尺度下的产流特征。结果表明:在年时间尺度上,不同空间尺度地貌单元多年平均径流量表现...
关键词:产流特征 地貌单元 空间尺度 时间尺度 黄土丘陵沟壑区 
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的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陕西农业科学》2014年第6期29-32,共4页陈磊 李占斌 李鹏 郝明德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1CB4033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18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农田水土保持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1BAD31B01)
以坡耕地为对照,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了8种典型的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撂荒草地、人工草地、经济林和生态林地、农耕梯田、经济林梯田、撂荒梯田、淤地坝地)土壤质量,结果表明:与坡耕地相比,实施水土保持治理后土壤有机质和全...
关键词:土壤养分 酶活性 土壤质量 综合评价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林龄刺槐林养分特征与生物量研究被引量:23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7-12,共6页李靖 马永禄 罗杰 李红 罗志斌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2CB41690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44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8-0468)
以农田为对照,分析了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林龄人工刺槐林表层土壤有机碳、氮、磷、钾含量、林木根茎叶中N、P、K含量和生物量。结果表明,各林龄刺槐林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钾含量均高于农田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依次为15a>20a>10a>5a...
关键词:人工刺槐林 土壤养分 营养元素 生物量 黄土丘陵区 
黄土高原沟壑区苜蓿生产力及养分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4
《草业学报》2013年第2期313-317,共5页折凤霞 郝明德 臧逸飞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西北旱作高产栽培的水分高效利用原理及调控(2009CB11860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农田水土保持工程与耕作关键技术研究(2011BAD31B01);农技推广与体系建设专项经费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JC408)资助
在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黄土高原沟壑区粮草轮作中苜蓿产草量及其养分变化特性。结果表明,苜蓿产草量一年生最低,为8 763kg/hm2,3年生产草量达到最高,为12 020kg/hm2,4年生产草量为9 665kg/hm2,开始出现下降。1年生苜蓿对氮、磷...
关键词:紫花苜蓿 产草量 养分吸收 土壤肥力 
黄土高原沟壑区耕地土壤速效养分空间特征及丰缺状况研究——以陕西省富县为例被引量:11
《土壤通报》2012年第6期1438-1443,共6页赵业婷 常庆瑞 李志鹏 张永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20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7CB407203)资助
研究旨在揭示黄土高原沟壑区耕地土壤速效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和分布状况,为土壤培肥和农业生产提供理论基础。采用富县2009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测的0~20 cm耕层土壤速效氮、钾、磷数据,运用地统计学结合GIS技术方法,建立养分最佳半方...
关键词:地统计学 土壤速效养分 空间变异 黄土高原沟壑区 富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