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应力场特征

作品数:52被引量:604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万永革黄骥超靳志同郭祥云龙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震局防灾科技学院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防灾减灾学报》《地球学报》《地震工程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23年3月临城M_(L)3.9地震震源机制解及构造应力场特征
《华北地震科学》2024年第3期76-82,共7页刘檀 朱音杰 张幸兴 郭垚嘉 蒋宏毅 马广庆 
河北省地震科技星火计划攻关项目(DZ2024112800001);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24003A)。
采用CAP方法反演了2023年3月25日河北临城M_(L)3.9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同时收集了河北地区2001—2023年间的M_(L)≥2.0地震震源机制解,通过主应力轴分区特征及采用线性阻尼逆推方法(DRSSI)来反演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结果显示:...
关键词:临城地震 CAP方法 震源机制解 构造应力场 
东构造结墨脱关键区域地应力场特征及其构造稳定性分析被引量:3
《地质力学学报》2023年第3期388-401,共14页张斌 孙尧 马秀敏 彭华 姜景捷 毛佳睿 张文汇 翟玉栋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230249,DD20221644,DD20230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项目(DZLXJK202106)。
为获取东构造结关键构造部位地应力特征、分析其构造稳定性,采用水压致裂法开展了墨脱断裂带西让段1个地应力孔、11个测试段的原位地应力测量工作。结果表明:61.43~121.34 m测试段最大、最小水平主应力值(SH、Sh)分别为3.05~14.50 MPa和...
关键词:喜马拉雅东构造结 水压致裂 地应力测量 构造应力场特征 构造稳定性 
2020年1月19日新疆伽师M_(S)6.4地震震源及邻区震后构造应力场特征被引量:1
《内陆地震》2023年第1期99-105,共7页雷啸宇 刘兆才 赵鹏毕 王伽祺 沙木哈尔•叶尔肯 
新疆地震青年科学基金(202126).
收集2020年1月19日新疆伽师M_(S)6.4地震周围及柯坪逆冲推覆构造附近震源机制解资料,应用MSATSI软件包中阻尼最小二乘法反演该地震震中周围的构造应力场。结果表明,研究区主压应力轴方向呈近NS向且整体一致性较好,西段最大主应力方向为...
关键词:柯坪逆冲推覆构造 震源机制解 构造应力场 应力场反演 新疆伽师M_(S)6.4地震 
元谋‒昔格达断裂及其附近上新世以来的构造应力场特征及地貌响应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2年第2期202-216,共15页卢海峰 张伟松 张进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2074);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ZDJ2017-24);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90018)联合资助。
基于传统的古构造应力场重建方法,依据元谋‒昔格达断裂及其附近的构造形迹,恢复了区域构造应力场。结果表明,研究区自上新世以来,主要受早期(中更新世之前)的NNE-SSW向和晚期(中更新世以来)的NNW-NWW向水平主压应力作用;而江边‒下雷弄...
关键词:元谋‒昔格达断裂及其附近 古构造应力场重建 构造形迹 局部构造应力场 动力学模型 
汶川地区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及汶川M_(S)8.0地震对周围主要断层面的影响被引量:2
《地震科学进展》2022年第3期97-109,I0001-I0006,共19页何金 许鑫 吴彪 刘晓磊 杨东辉 路彤 
河北省地震星火计划(DZ202108090042)资助。
为剖析2008年汶川M_(S)8.0地震对后期地震的影响及发震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首先利用2008年5月12日—2013年4月19日汶川地震及其邻区的1660条震源机制解,同时采用同一地震多个震源机制中心解的方法筛去重复地震事件的震源机制解,最终获得...
关键词:汶川地震 库仑应力 周围断层 中心震源机制解 区域构造应力场 
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及邻区构造应力场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被引量:6
《地震地质》2021年第5期1188-1207,共20页孙业君 黄耘 刘泽民 郑建常 江昊琳 李婷婷 叶青 方韬 
江苏省科技支撑-社会发展项目(BE2016804);上海佘山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放基金(SSOP202109);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15020Y,XH19014)共同资助。
文中利用区域台网数字地震波形,计算了2001—2016年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及邻区825次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收集了1970—2000年模拟记录时期323个震源机制解,共计获得1148个震源机制解。以震源机制解作为输入数据,采用阻尼应力张量方法...
关键词:震源机制 应力场 动力学 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 
基于MSATSI的辽宁地区构造应力场特征被引量:6
《防灾减灾学报》2021年第3期1-8,共8页戴盈磊 张文静 王承伟 惠杨 
中国地震局城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152007000000170013);沈抚新区浑河断裂带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LNZC2018-0173)。
震源机制解与构造应力场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收集整理并使用格点尝试法求取到1971至2020年辽宁及邻区2.5~7.3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共计319个。据此使用MSATSI软件包反演计算辽宁地区1°×1°精细度的构造应力场。结果显示,辽宁地区最大...
关键词:构造应力场 震源机制解 MSATSI 应力形因子 辽宁地区 
利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分析鲁中地区构造应力场特征被引量:1
《华北地震科学》2021年第1期56-63,共8页孙强 郑建常 王鹏 
山东省地震局合同制科研项目(18Y06)。
利用双差定位法对鲁中地区2008年3月15日至2019年8月23日发生的1402个地震进行重定位,获得了820个地震的精确位置,重定位后地震位置空间误差显著减小;采用重定位地震的5048个P(Pn)波初动符号,运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计算了鲁中地区0.25°...
关键词:综合震源机制解 构造应力场 济阳坳陷 鲁西隆起 郯庐断裂带 
西昆仑东段震源机制和构造应力场特征被引量:1
《震灾防御技术》2020年第4期802-810,共9页李艳永 王范霞 乌尼尔 唐明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4063、41574088);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18055);新疆地震科学基金(201903、201906)。
本文利用新疆测震台网记录的宽频带波形数据,采用CAP方法反演西昆仑东段2010年1月-2018年12月MS≥3.0地震震源机制,并结合研究区早期的震源机制数据分区反演构造应力场。结果表明:研究区地震破裂类型以逆断型和走滑型为主,其次为正断型...
关键词:西昆仑 震源机制 应力场 CAP MSATSI软件 
北天山地区震源机制与构造应力场特征被引量:6
《地震》2020年第2期117-129,共13页李艳永 王成虎 朱皓清 乌尼尔 
中国地震局“三结合”课题(3JH-201901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4088);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18055);新疆地震科学基金(201903,201906)。
本文利用新疆测震台网记录的宽频带波形数据,采用CAP方法反演北天山地区2010-2018年MS≥3.0地震震源机制解,进一步结合早期研究区的震源机制数据反演了应力场。结果表明,研究区地震破裂类型以逆断型和走滑型为主,其次为正断型,过渡型最...
关键词:震源机制 应力场 CAP方法 北天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