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铜鼓

作品数:99被引量:21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万辅彬李世红曹量姚舜安彭子成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海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古代铜鼓的类型与年代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4年第7期145-162,F0003,F0002,共20页许馨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黄河流域音乐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研究”(项目批准号:21ZD18);2021年度中国国家博物馆一般项目“馆藏戏曲文物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GBKX2021Y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古代铜鼓29面。本文对馆藏27面保存较为完好的古代铜鼓做以简要介绍,分析其涉及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遵义型、麻江型、北流型、灵山型七大类型,其中又以具体纹饰的不同,进行式的细分。在形制的基础上,通过纹...
关键词:馆藏 铜鼓 类型 年代 
由祭品、乐器、礼品到工艺美术品——云南古代铜鼓的社会作用与功能流变被引量:1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15-26,共12页杨民康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课题“南方跨界族群音乐民族志的理论建设和选点、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BD068)阶段性成果。
以铜鼓为代表的古滇青铜艺术经历了“混沌→分化→整合”的不同发展阶段,它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南方少数民族音乐与东南亚音乐和乐器历史的形成和发展进程,这种影响至今显现于各个区域传统乐舞表演系统和相关的视觉艺术发展领域。作为研究...
关键词:铜鼓 古滇青铜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变迁 
中国古代铜鼓铸造技术演变及其与社会文化功能的联系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4期30-39,共10页覃椿筱 
古代铜鼓在两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其形制纹饰、社会文化功能随着时代、地域、使用族群的变化而演变,铸造技术亦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变革。该文结合文献资料,从铜鼓的铸造工艺、材质及铅同位素比值角度归纳分析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
关键词:古代铜鼓 铜鼓铸造技术 铜鼓社会功能 铜鼓文化功能 
江西安远县博物馆藏西汉铜提筒研究——兼论古代铜鼓及百越民族文化被引量:1
《地方文化研究》2022年第3期83-95,共13页钟庆禄 陈丽娟 
江西省汉代文化研究课题“赣南地区出土汉代器物与古代越族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1WW34);赣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课题“赣南地区出土汉代青铜器研究”(项目编号:2022—JD—0006)研究成果。
1992年江西安远出土了一件西汉铜提筒,是新出土的考古资料。它出土于西汉南越国的边缘地带,应为南越国流散至赣粤边界的器物,属于先秦两汉时期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及东南亚国家流行的同类铜提筒。铜提筒与铜鼓关系密切,其形制、纹饰等具...
关键词:铜提筒 铜鼓 羽人船纹 百越文化 
器以载道:中国古代铜鼓上隐含的族群文化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77-86,共10页李富强 方少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163);广西壮族自治区八桂学者“中国—东南亚铜鼓文化研究”项目。
铜鼓是古代中国南方常见的礼仪重器,其器型、纹饰及塑像表达了铜鼓制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叙写了古代南方族群丰富的社会生活与精神信仰,同时也是千百年来南方文化变迁的具象呈现。通过考察作为视觉器物的铜鼓,我们不仅能够发...
关键词:铜鼓 南方族群 文化变迁 
西欧四国收藏古代铜鼓调查被引量:1
《民族艺术》2021年第5期158-168,共11页富霞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考古学研究”(18AZD029)阶段性成果;2019年广西民族大学第六批相思湖青年学者创新项目“西南边疆史地与民族研究”(2019RSCXSHQN04)阶段性成果。
通过实地调查可知,德国、比利时、法国和奥地利等西欧四国的5家博物馆及私人藏家共收藏了171面来自我国和东南亚的铜鼓。其中属于我国铜鼓的分属石寨山型、冷水冲型、北流型、灵山型、遵义型和麻江型,来自东南亚的则属于黑格尔Ⅰ—Ⅳ型...
关键词:西欧四国 古代铜鼓 铜鼓类型 流失文物 海外调查 
江川李家山古墓群出土黑格尔Ⅰ型铜鼓研究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年第16期4-7,共4页马腾蛟 
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是典型的滇文化古墓群之一,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玉溪市相关文物保护单位在1972年与1991年对其进行了两次发掘。两次发掘一共出土了14面黑格尔Ⅰ型铜鼓,年代为战国晚期至东汉早期,这一时期也是黑格尔Ⅰ型铜鼓在...
关键词:李家山古墓群 古代铜鼓 铜鼓文化 
中国南方与东南亚青铜时代青铜器装饰的哲学内蕴初探——以铜鼓与铜提筒为例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19年第8期104-107,共4页陈晓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南亚青铜时代文化及其与中国文化交流互动研究”(17CKG006)
铜鼓和铜提筒是中国南方与东南亚青铜时代文化众多青铜器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由于这一地区在其发展历程中没有留下文字记载,但留下了丰富的遗物,较为直观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为了深入研究这一地区青铜时代宗教等哲学思想起源,文...
关键词:古代铜鼓 铜提筒 东南亚 原始宗教 哲学内蕴 
从古代铜鼓类型分期看广西铜鼓乐之衍变——成熟期铜鼓乐被引量:1
《中国民族博览》2019年第6期120-122,共3页刘金喜 
石寨山型铜鼓是铜鼓发展的成熟期.石寨山型铜鼓在万家坝型铜鼓乐器、礼器的基础上上升为国之重器,统治阶级既将其陈列于庭彰显其权势和财富,又作为祀神乐器威慑民心.石寨山型铜鼓传至广西,与楚汉和当地音乐文化融合,形成了独具时代特色...
关键词:乐器性能 铜鼓乐 功用 
从广西古代铜鼓类型分期看铜鼓乐之衍变——滥觞期铜鼓乐
《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年第3期68-69,共2页刘金喜 
滥觞期铜鼓主要是指万家坝型铜鼓,广西共出土3面万家坝型铜鼓,通过对其考古出土资料、地理分布、历史族属、乐器属性及功能使用的分析,以探讨广西早期铜鼓乐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乐器属性 铜鼓乐 功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