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之争

作品数:180被引量:24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刘小枫何卫平曹为刘剑历伟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重启“古今之争”被引量:1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11-12,共2页程志敏 
时间本无限,既无始,也无终,因此每一个历史阶段都存在“古今”问题。就算在古代,也同样有“古今之争”,因为总还有比那时更古的往昔。柏拉图身处古希腊的“古典时期”,在他之前还有数个世纪的“古风时期”。所谓“古风”,意为“开端”(a...
关键词:古埃及文明 古今之争 古典时期 古希腊文明 古印度文明 青铜文明 西方文明 柏拉图 
“古今之争”与“古今一义”被引量:2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11-13,共3页贾冬阳 
一晚清以降,以“启蒙者”面目大举入华的“西学”,始终伴随着“被启蒙者”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国人与中国文化,被迫置于“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变奏”之下。但无论“救亡”还是“启蒙”,一个事实无可回避,即皆以“西方”为圭臬——要么...
关键词:洗心 古今之争 亡国灭种 启蒙者 落后性 救亡与启蒙 现代性 传统性 
斯威夫特的返归——论《格列佛游记》和柏拉图《理想国》中的自然与理性被引量:2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19-26,共8页戴智恒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扰乱人心的书,长期困扰读者的是如何理解斯威夫特颠覆亚里士多德"人是理性动物"的命题与他在18世纪"古今之争"事件中支持古典派的矛盾。在分析其真实立场时,须探究"自然"和"理性"两个关键语词在他心仪的古代和所处...
关键词: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 古今之争 自然 理性 
信念坚定 笔耕不辍——张志扬教授从教53周年暨荣休纪念与研究专栏编者按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1-1,共1页
诚如刘小枫教授所言,自20世纪80年代“思想解放”以来,张志扬教授属于始终既坚守学术个性又不断推进问题并真正具有原创思想的极少数思想家之一。在汉语学术界,其特殊地位在于,既能有意识地深入跟踪不断变换的“西学重述”所呈现的...
关键词:信念坚定 20世纪80年代 政治哲学 古今之争 对话能力 思想解放 学术个性 特殊地位 
“古今之争”与“文艺复兴”的疑古倾向——为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而作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1-7,共7页刘小枫 
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欧洲知识界一场持续了半个世纪的"古今之争"不仅是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之间的连接点,而且标示出现代西方文明史的基本格局。然而,"古今之争"与"文艺复兴"两个文化史事件之间的内在关联究竟如何?通过分析布拉乔利尼、...
关键词:古今之争 文艺复兴 布拉乔利尼 马基雅维利 勒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