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之争

作品数:180被引量:23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刘小枫何卫平曹为刘剑历伟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培根对古代智慧的扬弃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8,70,共9页程志敏 
教育部后期资助重大项目(24JHQ004);海南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项课题(2024HNMGC02)。
作为现代科学的吹鼓手,培根在历史观上持一种独特的“河流”理论,它否定古人在智识上拥有绝对的权威,也批判那些将古代智慧视为唯一真理的现代人,这种看似极端的观点让许多学者将培根定性为单纯的“反古”派或“崇今”派。然而,深入考...
关键词:培根 历史观 古今之争 革新 
音乐美学学科的人文维度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5年第1期73-82,共10页李晓冬 
中央音乐学院科研资助项目“音乐美学学科的人文维度”(项目编号:0602011911)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人文学科的音乐美学有不同的观念维度,文章从“理性化”“古今之争”与“音乐特殊性”三个维度,尝试梳理出音乐思想背后的预设系统,力图从更为根本的角度理解西方音乐文化。
关键词:音乐美学 维度 理性化 古今之争 特殊性 
“诗哲之争”与“古今之争”中的荷马史诗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71-78,共8页杨剑 
“诗哲之争”与“古今之争”是西方文艺思想史中围绕荷马史诗展开的有关理性与感性孰优孰劣、复古与创新孰是孰非的争论。前者的本质是以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主张的哲学思维、理性思维对以荷马为代表的“诗性思维”、感性思维的挑战,后者...
关键词:荷马史诗 “诗哲之争” “古今之争” 
文明比较与古今之争视野下的西方哲学起源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12期37-38,共2页林志猛 
西方哲学通常将古希腊哲学视为其起源,但古希腊哲学的产生本身就是一个思想意识诸形态交融碰撞、渐次演化的过程,受到地中海文明尤其是古代近东和埃及文明的深刻影响。在重写西方哲学史时,需充分关注古代近东和古埃及神话、艺术、灵魂...
关键词:古今之争 希腊哲学 文明危机 现代性危机 西方哲学史 内在影响 灵魂学 思想意识 
中国社会科学概念建构的体系化与通则性
《理论月刊》2024年第10期65-70,共6页郭台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代化实践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22&ZD193)。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社会科学在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概念建构问题不仅长期受困于古今之争、中西之争、普遍与特殊之争、本土化与世界化之争,还有规范与实证之争、定性与定量之争,等等。诸多非此即彼的争论把研究者带入无意义的陷阱,并...
关键词:概念建构 中西之争 古今之争 社会科学 非此即彼 体系化 问题的提出 世界化 
西方哲学起源与哲学史重构——文明比较与古今之争视野下的探析
《浙江学刊》2024年第5期134-141,共8页林志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地中海文明与古希腊哲学起源研究”(23&ZD239)阶段性成果。
西方哲学史的书写存在诸多范式,重写西方哲学史首先应注意到,西方哲学思想如何为过度的理性主义、技术主义、功利主义、强力主义等提供理论资源。其次是关注古代地中海文明尤其是近东和埃及文明对西方哲学起源的深刻影响,考察早期希腊...
关键词:哲学起源 近东文明 希腊哲学 古今之争 
“术”的边缘化:后五四时代古典文论研究的一个掠影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1-7,F0002,F0003,共9页刘顺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守正以创造:古今中西之争与后五四时代建设性的中国文论研究”(项目编号:16JJD750016);黑龙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儒学转型及汉语演变与中晚唐文学之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3ZWB345)的阶段性成果。
技术分析在古典文论研究中,是与其研究范围和领域、观念和方法以及其学科位置关联紧密的系统问题。五四文化所倡导的“科学”精神,并未在后五四时期的古典文论研究中得以充分体现。虽然“道”与“势”的优势更能尊重古典文论研究对象的...
关键词:技术分析 后五四时期 古典文论 古今之争 
古今之争视域下的诗体观念变革——锺嵘《诗品》“文约意广”诠解
《中国诗学研究》2024年第1期57-67,共11页朱海坤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阐释学的方法论与本体论之争研究”(23CZW003);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魏晋风度的基本形态及其嬗变逻辑研究”(GD20CZW04)阶段性成果
齐梁诗坛面临一场诗体观念的古今之争。锺嵘把这场争论转换为四言诗与五言诗之争,通过辨体纠正当时诗坛的创作与批评乱象。“文约意广”和“文繁意少”凝练地概括和区分了两种诗体的主要特征。“文约意广”是在传统儒家诗论观念和汉代...
关键词:《诗品》 古今之争 文约意广 诗体观念 
古今之争中的女性声音——多尔努瓦夫人的“仙女故事”创作与《菲内特-桑德隆》
《国外文学》2024年第2期63-73,共11页章文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法国童话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1908-2019)”(项目编号:19WXC009)的阶段性成果。
现代的童话体裁起源于17世纪末期法国上流社会中的“仙女故事”书写风尚,以文学沙龙中的贵族女性为主要创作力量。作为创设并发展于古今之争中的体裁,“仙女故事”不仅声援了厚今派的文艺主张,更反驳了男性所代表的古典主义文学权威,提...
关键词:多尔努瓦夫人 菲内特-桑德隆 仙女故事 古今之争 
《英雄德行》与《鲁滨逊漂流记》——一场围绕中国的古今之争被引量:1
《外国文学研究》2024年第2期49-59,共11页陈西军 
国家社会科学重大基金项目“18世纪欧亚文学交流互鉴研究”(21&ZD278)。
面对英国的混乱局面,坦普尔参照复辟时期的共和主义德行,提出了以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君主为中心的政治秩序的英雄德行。中国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英雄德行是其中的典范。在光荣革命之际,古派的坦普尔盛赞中国英雄德行违背了今派在光荣革...
关键词:《英雄德行》 《鲁滨逊漂流记》 中国 古今之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