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墨

作品数:177被引量:7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邱建辉段宏瑜徐雷雷张炜刘红兵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博物馆甘肃中医药大学故宫博物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收藏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清代古墨中的金石文化
《收藏》2019年第11期84-89,共6页胡桂梅 
金石学形成于北宋时期,欧阳修为其开创者。赵明诚在《金石录》中首提“金石”一词,当时,金石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商代以后的文化遗存,而且主要研究的是青铜器和石刻资料。此后,金石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朱剑心《金石学》“重版序”中...
关键词:金石学 赵明诚 《金石录》 青铜器 石刻资料 欧阳修 古器物 
何亚农的古墨收藏
《收藏》2014年第2期120-125,共6页孙迎庆 
何亚农(1880~1946年),别号真山,近代著名文物鉴赏收藏家。1905年参加同盟会,受孙中山派遣。曾回山西宣传革命活动。辛亥茧命爆发时,曾佐陈其美督师上海。1917年解甲归田,移居苏州南园灌木楼,其往来者多文人雅士。
关键词:古墨 文物鉴赏 革命活动 收藏家 同盟会 孙中山 陈其美 
两锭故宫藏墨品赏
《收藏》2013年第6期120-124,共5页蔡鑫泉 
张子高先生云:"古人谓古物文字可纠史传之失,不信然欤!"许多明清古墨上有名款、年款,为研究相关史事提供了信息,因而引起收藏家的注意。故宫藏孙瑞卿寥天一墨、汪鸿渐和羹补衮墨堪称两例。
关键词:故宫 品赏 收藏家 古墨 
古墨飘香——济南市博物馆藏墨
《收藏》2011年第10期128-133,共6页李晶 孙忠梁(图) 
中国古代书写和绘画所用的墨锭,其内涵极为丰富。在人工制墨发明之前,人们一般利用天然墨或半天然墨作为书写材料。史前的彩陶纹饰、商周的甲骨文,以及后来的竹木简牍等都留下了原始用墨的遗痕。到汉代,制墨工艺已相当成熟。
关键词:济南市 馆藏 古墨 书写材料 彩陶纹饰 竹木简牍 甲骨文 天然 
古墨沿革与制墨名家(下)
《收藏》2009年第3期117-119,共3页何可人 
明清两代是制墨业的辉煌时代,墨的制作工艺有明显的变化,功能也由实用性为主逐步转向观赏性为主,制作风格由古朴转向豪华,由简略转向繁缛,因而产生了不少非常精美的墨品。当时朝廷重视徽墨,徽墨仍独步天下,因而那时散居各地的墨...
关键词:名家 制作工艺 制作风格 制墨业 观赏性 徽墨 
比德于玉的汪近圣墨
《收藏》2006年第1期94-94,共1页马起来 
徽州“清代四大墨家”,汪近圣居第二位。
关键词:徽州 “清代四大墨家” 汪近圣 古墨 文体活动 私人收藏 
从收藏潘祖荫墨宝想到
《收藏》2006年第1期144-144,共1页张永芳 
潘祖荫(1830-1890)字伯寅,江苏吴县(苏州)人。清末大臣,官至工部尚书、军机大臣。
关键词:潘祖荫 古墨 清代 军机大臣 文体活动 私人收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