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墨

作品数:279被引量:8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林欢杨书运钱良存李锐刘巍更多>>
相关机构:歙县老胡开文墨业有限公司故宫博物院绩溪县曹素功敏楠氏墨厂安徽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徽墨酥:千年墨香中最温柔的一抹甜
《中国食品》2025年第1期125-125,共1页钟国徽 
在皖南的烟雨朦胧中,藏着一段千年的秘密,它不言不语,却以最深沉的方式诉说着过往,那便是徽墨酥。这不仅仅是一种糕点,也是时间的低语,是文化的沉淀,更是历史的味蕾记忆。在徽州古城的青石板路上,每一块砖、每一片瓦似乎都沾染了墨的香...
关键词:徽墨 穿越时空 千年 
徽墨
《红蜻蜓》2025年第1期44-49,共6页 贺建军 
墨是文房四宝之一,徽墨因产于古徽州而得名,有落纸如漆、色泽黑润、经久不褪、舔笔不胶、馨香浓郁、防虫防蛀等特点,素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等美誉。徽墨是以松烟、桐油烟、漆烟等为主要原料,通过和胶并加入麝香、...
关键词:工具材料 古徽州 徽墨 文房四宝 传统书法 
墨染流年谱芳华
《秘书工作》2024年第12期61-63,共3页王春芳 姚昱波 
墨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而徽墨又是墨中的瑰宝。徽墨“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具有“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独特气质,像一颗明星在中华文明的历史天空中熠熠生辉。徽墨留香传千年徽墨因产自徽州(今安徽省黄山市)而得...
关键词:安徽省黄山市 徽墨 文房四宝 独特气质 中华文明 
徽墨制作技艺
《小学生导刊(低年级版)》2024年第12期34-35,共2页陆成思(绘) 
徽墨以松烟、桐油烟、漆烟、胶等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主要供传统书法、绘画使用,是中国特有的艺术珍品。快看,孩子们正在学习古法制墨。请你找出画面中所有捶打墨泥的锤子和在认真记笔记的孩子。
关键词:制作技艺 记笔记 艺术珍品 徽墨 传统书法 
古法匠心——周美洪谈徽墨制作工艺
《美术观察》2024年第9期135-139,共5页梁由之 阴澍雨 
墨是重要的文房用品,伴随着中国书画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性的艺术创作媒材。徽墨的制作历史非常久远,其技艺精良,有“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国家级非遗项目徽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周美洪,多年从事徽墨技艺研...
关键词:徽墨制作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周美洪 
数字经济背景下徽墨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商场现代化》2024年第16期136-138,共3页凌雪儿 鲁启盛 曹张龙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22zygzts059);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2022AH051024);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云研墨香’——VR虚拟徽墨工艺体验馆”(202310372003X);安庆师范大学校级质量工程项目(2023aqnujyxm35)。
徽墨制作工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今徽墨产业正面临市场受限、后继无人等困境,深刻认识到创新传承对徽墨制作工艺这类非遗文化具有重大深远意义。文章重点分析了数字化时代下徽墨产业...
关键词:徽墨 传统工艺 非遗文化 创新传承 
徽墨千年水浸不腐
《养生保健指南》2024年第6期32-33,共2页隋博宇 
1978年的一天,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城区茶科所基地施工时发现了一座北宋时期古墓。由于被积水浸泡千年,考古队仅仅清理出一枚“崇宁重宝”,两枚“太平通宝”,一把木尺。在棺下面的积水中又找到了两块像黑炭一样的物品,拼凑起来仔细研究...
关键词:安徽省黄山市 长条状 崇宁重宝 勾描 楷书 北宋时期 祁门县 
纪录片《文房四宝·徽墨》对工匠精神的呈现被引量:1
《哈尔滨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117-120,共4页陈艳君 邢晓榕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批准号:AHSKY2020D62。
徽墨是闻名中外的文房四宝之一,其具有的千年之久的制作技艺,使之成为今天手工匠人传承的瑰宝。在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创新之间,徽墨具有坚定的内核——工匠精神。央视纪录片《文房四宝·徽墨》,以徽墨为主题,不仅讲述了传承千年的徽墨的...
关键词:文房四宝 徽墨 工匠精神 
故乡的模样
《全国优秀作文选(高中)》2024年第5期15-15,共1页程梓妍 
“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如诗如梦的徽州,是我的故乡。遥远的距离,使故乡的轮廓有些淡,但又在某一时刻,一点点明晰。徽州,是水墨晕染出的。在回忆里第一个明晰的,是白墙、青砖与黛瓦。天光清浅,如水波一样明净的小院,尘埃正轻轻落地...
关键词:如梦 晕染 徽墨 
文化自信背景下徽墨技艺传承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景德镇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87-91,共5页刘璟颉 
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2022cx128);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2022cx110);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2022jyxm1455)。
中国“文房四宝”中的珍品——徽墨,产于唐末徽州府,2006年徽墨制作技艺也被纳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徽墨技艺的传承面临传承人青黄不接、人才培养难以为继、技艺创新停滞不前等问题与挑战,破解徽墨传承困境,需要提升认...
关键词:徽墨制作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问题与对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