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象变化

作品数:19被引量:7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李建萍曹建林张洪赵施竹李红江更多>>
相关机构:遵义医院鹤壁煤业集团青岛市人民医院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社区医学杂志》《新乡医学院学报》《中国临床实用医学》《实用医学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学异常的临床研究
《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438-439,共2页王静 贺宇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液学异常的变化情况及其对药物治疗的反应。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入住我院的30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骨髓细胞检查以及骨髓活检,观察其血象变化、骨髓象变化以及药物治疗前后相关指...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液学异常 血象变化 骨髓象变化 
凝血功能紊乱及骨髓象变化对危重病患者预后影响的探讨
《内蒙古中医药》2013年第21期66-67,共2页陈微微 李建萍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凝血功能紊乱及骨髓象变化对病情严重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2006-12~2010-03收入我院ICU的危重病患者,通过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小板计数(PLT)分为凝血功能正常组和凝血功能...
关键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凝血功能 骨髓象 
30例艾滋病患者的骨髓象变化
《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第14期230-231,共2页唐礼新 邱春红 
艾滋病常表现为免疫功能低下和全身衰竭,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容易引起机会感染。通过对30例AIDS患者的骨髓象变化进行分析,了解艾滋病患者血液学方面的知识。
关键词:HIV 骨髓象检查 
血小板及骨髓象变化与危重病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09年第4期73-74,共2页张洪 赵施竹 
目的 探讨血小板及骨髓象变化与危重病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将危重病患者按血小板是否减少分为血小板减少组和非血小板减少组,根据患者预后再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所有患者分别记录入ICU24h内APACHEⅢ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
关键词:血小板 骨髓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Ⅲ 
血小板及骨髓象变化对危重病患者预后的评价
《疑难病杂志》2009年第6期355-356,共2页张洪 赵施竹 
目的探讨血小板及骨髓象变化与危重病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将危重病患者201例按血小板是否减少分为血小板减少组94例和非血小板减少组107例,根据患者预后再分为病死组99例和生存组102例,所有患者分别记录入ICU24h内APACHEIII评分、多器...
关键词:血小板 骨髓像 危重病 预后 
喀什地区内脏利什曼病患者血常规及骨髓象变化的分析被引量:1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9年第2期180-181,共2页张惠琴 余红彬 王欢 
统计分析125例内脏利什曼病患者血细胞7项参数及骨髓检查结果,发现多数患者血细胞7项参数均显著低于参考范围;骨髓检查结果显示,感染骨髓象伴缺铁性贫血(IDA)及细胞成熟障碍者占64.8%。统计结果表明,内脏利什曼病患者多表现为较严重的...
关键词:内脏利什曼病 血细胞参数 骨髓象 缺铁性贫血 
血小板及骨髓象变化对危重病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中国急救医学》2008年第10期893-895,共3页李建萍 曹建林 陈微微 
目的探讨血小板及骨髓象变化对危重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危重病患者按血小板是否减少分为血小板减少组和非血小板减少组,按随访结果再分为存活组和病死组,所有患者分别记录入ICU24 h内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
关键词:血小板 骨髓 多器官功能障饵综合征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血液及骨髓象变化的探讨
《中国现代医生》2008年第12期157-158,共2页李姝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血液及骨髓象变化。方法检查我院收住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常规、骨髓象,对结果比较分析。结果血常规:血象一系减少25例,两系减少9例,三系均减少6例;骨髓象: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1例,增生明显活跃5例,增...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 血液 骨髓象 
白血病患者的护理体会被引量:3
《社区医学杂志》2006年第3期69-69,共1页杨丽君 
关键词:白血病细胞 心理反应 否认期 化疗护理 气短症状 恶性肿瘤疾病 大剂量化疗 骨髓象变化 药物渗漏 感染护理 
肝豆状核变性并发脾功能亢进脾切除前后骨髓象变化被引量:2
《罕少疾病杂志》2005年第4期21-23,共3页韩宁林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并发脾功能亢进脾切除手术前后的骨髓象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6月~2004年12月脾切除治疗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脾功能亢进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中男6例,女3例,年龄11~32岁。均于切脾前1周及切脾后2周...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 脾功能亢进 脾切除 骨髓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