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

作品数:3063被引量:1681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张明楷王志祥车浩潘庸鲁郝伟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律与生活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化解责任年龄之问需双向寻求解决方案
《法律与生活》2024年第6期1-1,共1页苏航 
在个别恶性案件的牵引下,关于“未成年人法律责任”的讨论再次浮起。与此前不同的是,舆论问询得到了司法机关的慎重回应。在邯郸初中生被害案中,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涉嫌杀害同学的三名未成年人核准追诉。《刑法修正案(十一)》引人的下调...
关键词:刑事责任年龄 故意伤害罪 刑法修正案 恶性案件 故意杀人 未成年人 司法机关 法律责任 
可视化办案思维:一起故意伤害案的证据突破
《法律与生活》2022年第5期54-56,共3页辛明 
面对视听资料这样的实物证据,发现问题后如何说服审查起诉人员、审判人员采纳观点,极其考验律师思维的宽度,同时考验律师利用其他工具性资源辅助办案的能力是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办案人如同律师一样反复去看、去听视听资料中的细节。
关键词:审查起诉 故意伤害案 实物证据 视听资料 律师思维 办案思维 说服 可视化 
下调刑事责任年龄,照亮“隐秘的角落”
《法律与生活》2021年第6期12-13,共2页丁杰群 
2020年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十一)》,其中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关键词:刑事责任年龄 故意伤害罪 情节恶劣 刑法修正案 故意杀人 致人重伤 未成年人 核准追诉 
“文盲”认罪改造记
《法律与生活》2020年第23期46-47,共2页陈尚昆 
2019年1月28日,监区接到监狱通知,准备接收一名严管罪犯。罪犯曹某,35岁,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余刑8年7个月。该犯入狱以来一直拒绝认罪、抗拒改造,不服从管理,对警官进行言语辱骂,被处以禁闭处分。
关键词:故意伤害罪 监区 认罪 有期徒刑 监狱 警官 罪犯 
各国关于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的年龄制度
《法律与生活》2020年第21期56-58,共3页孙彦 
2020年10月13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审稿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其中关于“有条件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引发强烈关注。草案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
关键词:刑事责任年龄 故意伤害罪 情节恶劣 刑法修正案 故意杀人 未成年人 致人死亡 全国人大常委会 
亲人离世,服刑生活怎要继续
《法律与生活》2020年第22期44-45,共2页赵凤凯 
罪犯李某,因犯故意伤害罪、抢劫罪、寻衅滋事罪、敲诈勒索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2018年12月,李某的母亲因病去世。监狱经请示上级批准后,曾安排李某回家奔丧、探望家人。事后,李某性情大变,其所在班组内的任何人不能提及家人,否则他就...
关键词:故意伤害罪 敲诈勒索罪 寻衅滋事罪 抢劫罪 上级批准 有期徒刑 监狱 
正“心”行动,矫治重刑犯
《法律与生活》2020年第19期46-47,共2页张君 
罪犯温某,因犯故意伤害、抢劫罪被判无期徒刑。温某刑期漫长,父亲在其服刑期间去世,导致他背负着对家人的歉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心理低谷期,改造表现劣迹斑斑。他也希望自己能做出改变,但总感到非常迷茫,无所适从。
关键词:重刑犯 抢劫罪 无期徒刑 低谷期 刑期 故意伤害 无所适从 
找准病根,以亲情力量促改造
《法律与生活》2020年第17期44-45,共2页李荣仁 
罪犯宋某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入监以来,因为担心家中父母的身体、女儿的成长、财务压力以及同居女友的心理负担,宋某每天郁郁寡欢、焦虑、烦躁,对改造生活打不起精神,对民警的管教也总是心不在焉,夜间睡眠质量较差,不善...
关键词:故意伤害罪 财务压力 心理负担 有期徒刑 民警 罪犯 
强制报告制度典型案例:摔伤女儿的父亲
《法律与生活》2020年第15期38-39,共2页徐日丹 
“我不知道打孩子也犯法,直到医生报案后,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2020年6月30日,刚从法院办完社区矫正交付手续的姜杰(化名)反复搓着手说。就在十天前,经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门头沟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故意伤害...
关键词:故意伤害罪 提起公诉 社区矫正 缓刑 北京市门头沟区 检察院 有期徒刑 三年 
重拾母爱,为孤苦社区矫正者再建心理能量
《法律与生活》2020年第12期42-43,共2页韩彦 
一时冲动后悔莫及陈旭(化名),原大专在校学生。2018年11月,陈旭因琐事与李某发生矛盾,后陈旭在离校时遇到李某阻拦。陈旭心存怨气,后在某超市门前持刀将李某右手手腕划伤,经鉴定李某身体所受损伤程度为轻伤二级。报警处理后,陈旭赔偿李...
关键词:故意伤害罪 从轻处罚 社区矫正 报警处理 心理能量 缓刑 有期徒刑 损伤程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