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沙林

作品数:465被引量:1953H指数:2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文斌马增旺邢存旺吴祥云赵广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甘肃省治沙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低覆盖度行带式固沙林对带间小气候的影响被引量:11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年第10期117-121,共5页石星 李卫 杨文斌 丁国栋 冯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066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3CB429901);国家科技支撑专题(2012BAD16B0104)资助
低覆盖度行带式固沙林带间具有较大空间,受林带影响其带间小气候存在空间差异性。为了解其带间不同位置小气候变化特征,选取一典型低覆盖度行带式固沙林,于典型晴天对其带间距林带不同距离处太阳辐射、气温及相对湿度进行同步观测。结...
关键词:低覆盖度 行带式 小气候 
搭配营造大芸的多种寄主林暨防风固沙林模式被引量:2
《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第4期1569-1570,1574,共3页穆哈西 洪明 马英杰 努尔模达.达拉拜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29B0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专项(201130103-1);新疆水利水电工程重点学科基金(XJZDXK-2002-10-05)
根据实践经验和实地考察结果,提出以寄主与寄生物在生长期充分利用足够的阳光、风干、防风、固沙、提高植被覆盖率及适应现代节水技术为一体的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的搭配营造模式。模拟实验表明:①寄主树荫高度与地形条件、树的位置、树...
关键词:梭梭林 黑枸杞 枸杞 小蓬 白蒿 肉苁蓉 搭配营造模式 
荒漠草原区柠条人工固沙林生长过程中地表植被-土壤的变化被引量:24
《应用生态学报》2012年第11期2955-2960,共6页刘任涛 柴永青 徐坤 朱凡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C07B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1050);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NJY2011021)资助
研究荒漠草原区柠条人工林生长过程中土壤-植被系统演变特征,对于揭示柠条人工固沙林对沙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产生的生态效应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以6、15、24和36年生柠条人工林为对象,通过调查每个样地的土壤性质和地表植被特征,分析了...
关键词:荒漠草原 人工林 土壤性质 地表植被 生态系统恢复 
准噶尔盆地南缘防护林树种适宜性评价被引量:16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11期152-156,共5页陈艳瑞 刘康 陈启民 朱玉伟 王永红 
国家2007年度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准噶尔盆地南缘绿洲防护林技术集成研究"资助
2007-2009年,针对新疆准噶尔南缘地区植被严重退化的现状和防护林树种选择的要求,结合该地区的环境特点和生产实践,首先通过专家打分法选出银×新(Populus alba and P.bolleana)、转基因抗盐碱杨、北美速生杨1号、北美速生杨2号、转基...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 防风固沙林 优良树种 适宜性评价 
低覆盖度固沙林的乔木分布格局与防风效果被引量:14
《生态学报》2011年第17期5000-5008,共9页杨文斌 董慧龙 卢琦 王晶莹 梁海荣 姜丽娜 赵爱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283,30660155);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2007BAC03A10,2007BAD46B07)
低覆盖度植被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区经过漫长的自然演替过程逐步发育形成且广泛分布的植被类型。前人研究认为,植被覆盖度达到40%为固定沙地,40%—20%为半固定-半流动沙地。但在实践观察中发现:在低密度(或覆盖度)时,灌丛的水平分布格局...
关键词:低覆盖度 乔木固沙林 分布格局 防风效果 
不同配置的行带式杨树固沙林与带间植被修复的关系被引量:8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1年第2期88-92,105,共6页姜丽娜 杨文斌 姚云峰 卢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半干旱区低覆盖度行带式固沙林促进带间植被修复的机理研究"(40971283);"干旱半干旱区沙地疏林配置结构与固沙机理的研究"(30360089);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内蒙古东部沙地草场风蚀沙化控制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2006BAD26B04);"鄂尔多斯高原人工固沙与植被恢复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2006BAD26B07);"青藏高原北部沙区植被重建技术研究"(2007BAC03A10)
在研究低覆盖度(15%~25%)行带式固沙林的水量平衡和防风固沙机制后,通过植被调查,研究赤峰市敖汉旗不同带间距离以及不同时间梯度上的植被恢复过程及物种多样性的差异,从而阐明行带式固沙林对带间植被自然修复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1)...
关键词:行带式固沙林 物种多样性 自然修复 重要值 
绿洲-荒漠过渡带防风固沙林疏透度的数字化测定及应用被引量:9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2期230-235,共6页徐满厚 刘彤 孙钦明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C17B03)
为更准确、快速的定量测定林带疏透度,运用数码相机FUJIFILM FinePix S5000和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7.0相结合的方法对林带疏透度进行了数字化测定,并将其应用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绿洲-荒漠过渡带防风固沙林疏透度的分析。结果表明:...
关键词:绿洲-荒漠过渡带 防风固沙林 疏透度 数字化测定 
基于Lysimeter的人工固沙林地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与应用被引量:3
《甘肃林业科技》2009年第1期20-23,28,共5页丁钰 尉秋实 纪永福 赵明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ZS011-A25-045-N);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7BAD46B04)
人工固沙林是绿洲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绿洲农田、村落和城镇的重要屏障。近年来,随着绿洲区水资源危机的不断加剧和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下降,绿洲外围防风固沙林出现大面积的衰退和死亡。因此,研究人工固沙林地生态需水量和水分...
关键词:生态需水 蒸渗仪 人工固沙林 干旱沙区 
两种固沙蒿属植物在原产地和引种地适应机制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83-88,共6页杨金恒 樊恒文 周海燕 宋维民 
中国科学院资环领域野外台站研究基金(20054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40051);国家科技支撑(2007BAD54B05)
油蒿(Artemisia ordosica)和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在原产地和引种地的生理特性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比较研究显示:油蒿在不同的自然分布区,生理生态学特性有明显不同;在自然条件较好的沙地,会表现出旺盛的生命活动,但不利于...
关键词:固沙林 油蒿 差不嘎蒿 引种 适应机制 
浑善达克沙地防风固沙林及围栏封育效益分析--以正蓝旗项目区为例被引量:3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2期68-72,共5页史小栋 尹嫚 鲍文东 米志英 汪季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基金(2006BAD03A0307);内蒙古农业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本文以浑善达克沙地的腹地--正蓝旗境内沙漠化研究为例,分析了防风固沙林带和围栏封育对风速、植被、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养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浑善达克沙地防风固沙林体系建设已经形成,显示出应有的作用。封沙育草是促进天然植被恢复...
关键词:浑善达克沙地 防风固沙林 围栏封育 效益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