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嘎蒿

作品数:31被引量:189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赵学勇王铁娟周海燕杜俊瑞李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草业学报》《中国沙漠》《草地学报》《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单拷贝核基因的差不嘎蒿谱系地理与遗传结构研究
《草地学报》2024年第10期3034-3042,共9页刘梦瑶 王铁娟 秀芳 唐思如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MS03041);内蒙古师范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22 JBTD010)资助。
为揭示我国东北部重要固沙植物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的群体遗传结构与种群历史动态,本研究利用2个直系同源单拷贝核基因对来自呼伦贝尔沙地和科尔沁沙地的8个种群154个个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个核基因c7847和c9002分别检测...
关键词:差不嘎蒿 单拷贝核基因 遗传结构 谱系地理 
差不嘎蒿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2种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
《内蒙古林业科技》2024年第1期1-9,共9页鲍玉光 塔娜 斯芹格日勒 苏敦 特布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60247);内蒙古医科大学面上项目(YKD2022MS026);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蒙医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myxylxk202324);内蒙古医科大学中药学(蒙药学)“一流学科”科研能力提升项目(MYX2023−K06);内蒙古医科大学中药学(蒙药学)“一流学科”科研项目(myxylxk2021−03);内蒙古医科大学中药学(蒙药学)“一流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MYX2022−R11)。
本研究基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建立了33个不同产地及采收期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指纹图谱,共匹配出12个共有峰,并指认出圣草酚−7−甲醚和异樱花素2种指标性成分,同时测定这2种指标性成分含量,为差不嘎蒿质量控制及评价提...
关键词:差不嘎蒿 指纹图谱 指标性成分 含量测定 蒙药 
退化沙质草地菌根对细根分解过程中营养元素释放的影响
《草业学报》2022年第5期115-123,共9页丁杰萍 罗永清 刘伟春 温飞 王立龙 王旭洋 段育龙 连杰 
陇原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项目(黄河流域甘肃段水污染防治研究);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JR10RA442);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1500369)资助。
细根分解过程中的营养元素释放是低覆盖度植被区土壤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菌根在该过程中的作用目前尚不明确。本研究以退化沙质草地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先锋灌木差不嘎蒿为对象,采用内生芯法,分别研究了活细根+菌根、菌根以及无根(对照)处...
关键词:菌根 细根分解 营养元素 内生芯法 差不嘎蒿 
差不嘎蒿茎叶解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被引量:4
《草地学报》2021年第5期1118-1124,共7页刘梦瑶 李伟琼 王铁娟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MS03041);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CXJJS20116)资助。
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是我国东北部重要的防风固沙植物,本研究利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内蒙古不同地区差不嘎蒿的叶片和茎解剖结构,运用方差分析方法比较不同地区差不嘎蒿解剖结构间的差异性,以逐步回归得出影响解剖数量特征的主...
关键词:内蒙古 差不嘎蒿 解剖结构 气候因子 沙地 
差不嘎蒿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2)被引量:5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8年第9期725-728,共4页娄璐 王亚宇 王婧祎 王晶 路金才 贾凌云 
目的进一步明确差不嘎蒿茎叶中的化学成分,以期为该植物的药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等方法分离纯化差不嘎蒿的化学成分,根据其理化性质和各种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从差不嘎蒿中分离...
关键词:差不嘎蒿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差不嘎蒿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4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7年第11期968-972,共5页王亚宇 王婧祎 娄璐 王晶 路金才 贾凌云 
辽宁省教育厅项目(201610163L18)
目的研究差不嘎蒿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等方法对差不嘎蒿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差不嘎蒿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5-羟基-7,4'-二甲氧基二氢黄酮(5-hydrox...
关键词:差不嘎蒿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科尔沁沙地三种蒿属固沙植物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被引量:1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17年第4期543-547,共5页杜俊瑞 苏日格嘎 王铁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160130)
采用2m×2m和5m×5m两种样方划分方法,调查研究了科尔沁沙地西部三种固沙植物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乌丹蒿(A.wudanica)和白沙蒿(A.sphaerocephala)在迎风与背风条件下不同沙地类型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半固定...
关键词:种群分布格局 科尔沁沙地 差不嘎蒿 乌丹蒿 白沙蒿 
不同产地差不嘎蒿的质量对比研究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年第17期27-30,共4页王琰 刘辉 辛艳 黄胜阳 周海燕 
目的:考察不同产地差不嘎蒿药材的各项质量指标,为其质量标准建立及优质产地的筛选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流动相:乙腈-0.2%甲酸水(35∶65)流量:0.8ml/min;检测波长:288nm;柱温:30℃,测定指标性成分异樱花素、圣草酚-7-...
关键词:差不嘎蒿 不同产地 质量对比 异樱花素 圣草酚-7-甲醚 
科尔沁沙地两种固沙灌木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比较被引量:7
《中国沙漠》2015年第4期937-941,共5页王永福 赵学勇 王少昆 包哈森高娃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C07B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1620);中国科学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KLDD-2014-010)
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和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是科尔沁沙地典型的固沙灌木,它们在退化沙地的恢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这两种灌木林地表层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小叶锦鸡儿比差...
关键词: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 
科尔沁沙地三种沙蒿植株构型特征与防风固沙效应研究被引量:12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3期270-276,共7页苏日格嘎 王铁娟 孙海玉 员艳丽 杜俊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60130);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11MS0524)
研究了生长在科尔沁沙地西部的三种半灌木差不嘎蒿、乌丹蒿与白沙蒿的构型特征及粗糙元密集度.结果表明:三种植物枝条的长度随枝级的变小逐渐变短.乌丹蒿减小幅度最为明显,一级枝条的长度显著短于另两个种,且总分枝率和逐步分枝率均为最...
关键词:白沙蒿 差不嘎蒿 乌丹蒿 构型特征 粗糙元密集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