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史研究

作品数:250被引量:360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臧运祜王立新姚百慧陈尚胜徐蓝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抗日战争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第二届抗日战争与中日关系史研究工作坊综述
《抗日战争研究》2024年第2期144-147,共4页李军全 林林 
华中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及其武装力量挺进华中敌后,开辟和发展的抗日根据地,大部分处于江苏、安徽、湖北三省,一部分处在河南、浙江、湖南等省,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联系着华北和华南抗日根据地。其中,江苏部分主要包括苏南、苏中、苏...
关键词:华中抗日根据地 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抗日战争史 中日关系史 河南师范大学 盐城师范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科研机构 
《交流与纠葛——两千年中日关系史研究(秦汉至晚清)》出版
《抗日战争研究》2023年第4期123-123,共1页马晓娟 
孙瑜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22年12月出版,40万字,78元该书按照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朝和清朝的时期划分,详细梳理了古代至近代清末的中日关系史。作者立足于两千年来中日关系的发展脉络,通过系统考察古代及近代中日关系...
关键词:中日关系史 历史智慧 中日关系发展 发展脉络 
战前中德关系史研究的“他山之石”——田嶋信雄《纳粹德国与中国国民政府(1933—1937)》简评
《抗日战争研究》2021年第1期150-155,共6页臧运祜 
日本成城大学法学部教授田嶋信雄的大作《纳粹德国与中国国民政府(1933—1937)》,2013年3月由东京大学出版会出版以后①,在日本学界即获得了诸多好评。②笔者曾于2009年9月在重庆的一次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初识田嶋先生,2015年9月、2017年9...
关键词:国民政府 纳粹德国 中日关系史 中德关系史 东京大学 国际学术讨论会 外交史 九一八 
抗日根据地的“关系”史研究被引量:15
《抗日战争研究》2016年第2期10-14,共5页李金铮 
任何社会、事物和现象,都是由“关系”及其相互作用联结而成的,并由此形成“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一切历史也可以说是“关系”史。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挖掘和揭示各种“关系”的互动性、丰富性和复杂...
关键词:抗日根据地 抗日战争时期 历史研究 相互作用 普遍性 客观性 复杂性 丰富性 
笔谈:九一八事变与中日关系史研究被引量:4
《抗日战争研究》2011年第4期18-44,共27页武寅 步平 胡德坤 唐启华 张振鹍 臧运祜 王希亮 陆发春 史桂芳 张卫波 曾景忠 李淑娟 夏卫东 孙瑜 段永富 张量 戴建兵 徐勇 李倩 居之芬 张生 袁成毅 岳谦厚 高晓燕 暨爱民 李晓方 孟晓旭 
2011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爆发80周年纪念日,为牢记历史、教育当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承办的"纪念九一八事变8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寅同志,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名专...
关键词:九一八事变 中日关系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 抗日战争研究 学术研讨会 专家学者 纪念日 编者按 
笔谈“抗日战争与中日关系史研究”被引量:3
《抗日战争研究》2009年第1期4-19,共16页步平 荣维木 徐勇 江沛 高晓燕 李淑娟 王希亮 张连红 张生 刘萍 徐志民 张朔人 陶水木 潘国旗 
2009年1月11日,由本刊编辑部与海南大学历史文化研究基地联合主办的"抗日战争研究与中日关系学术研讨会"在海口召开。会议就抗日战争与中日关系史研究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讨论。论者从不同方面,对以往研究进行了评析,同时也对今后的研究...
关键词:中日关系史 南京大屠杀 留日学生 日本帝国主义 浙东抗日根据地 侵华日军 中国抗日战争史 东北沦陷 日本军队 近代史研究所 
战时中苏关系史研究的新收获——读《合作与冲突——1931—1945年的中苏关系》
《抗日战争研究》1998年第2期247-252,共6页徐万民 
战时中苏关系史研究的新收获——读《合作与冲突——1931—1945年的中苏关系》徐万民1996年出版的《合作与冲突——1931—1945年的中苏关系》(以下简称《合作与冲突》),是李嘉谷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精心...
关键词:中苏关系 关系史研究 苏联 新收获 互不侵犯条约 苏日中立条约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意识形态 1945年 国家利益 
中苏关系史研究二题被引量:4
《抗日战争研究》1995年第1期137-149,共13页李嘉谷 
中苏关系史研究二题李嘉谷一、七七事变后中国要求苏联出兵对日作战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不久,中苏两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奠定了苏联援华抗日的政治基础。随即中国政府派遣以军事委员会参谋次长杨杰为团长,国民党中...
关键词:蒋介石 苏联参战 苏日中立条约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关系史研究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战时外交 蒋廷黻 杨杰 斯大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