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印

作品数:741被引量:659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薛磊刘铮赵平安孙慰祖王禹浪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南开大学上海博物馆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玺印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莽官印形制与政策沿革官制的关系
《河北画报》2025年第2期89-91,共3页石佑君 
印章制度,文字演变,印章的材料以及制作,都对印章的形制有着直接的影响,而在更深的层次上,印制,文字,材料这些因素又与社会形态,政治经济的改变有着极其重要和深刻的联系,换言之,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变化,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环境的改变,...
关键词:新莽 西汉 玺印 
考证两方西汉官印:“慎乡右尉”与“承阳家丞”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2025年第1期30-31,共2页娄钰杰 
一《山东新出土古玺印》载有“慎乡右尉”印(图1),该书原释作“慎卿右尉”,铜质鼻钮,印面2.4厘米见方,通高1.9厘米,1974年临沂市博物馆征集。该印第二字有残损,但是可以清晰看到该字结构由左、中、右三部分组成,左右部分又呈现出对称性...
关键词:印面 家丞 鼻钮 古玺印 官印 西汉 博物馆 临沂市 
“历(磿)阳侯相”铜印考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2024年第11期29-30,共2页娄钰杰 
许雄志先生编著的《鉴印山房新获古玺印选》(以下简称《印选》)收录有“磨(磿)阳侯相”印(图1),铜质鼻钮,阴刻白文,字口呈“V”形。印面宽2.53厘米,长2.54厘米,通高2.52厘米。印面四字近乎“十”字均分,端庄质朴,是典型的汉代官印风格。
关键词:字口 印面 阴刻 鼻钮 古玺印 官印 铜印 汉代 
玺印形制“方、圆”二题
《书法》2023年第7期152-154,共3页王士乾 
中国古代玺印、尤其是官印,其形制和大小都有法定的制式。秦统一六国之后,各朝代对官印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同级官职所用印章大小差异不大,形状也都以方形为主。而在这些以方为主的官印中,却有一些圆形的印章,置于印章史用可谓特立独行...
关键词:秦统一六国 玺印 官印 印章 特立独行 形制 
神形兼备——古玺印印纽中的动物形象
《书与画》2023年第7期47-49,共3页张学津 
秦汉古玺印具有实用功能,使用时将印章抑于封泥之上,以为凭信.古玺印一般由印面、印体、印纽三部分组成,其中印纽的作用不仅是为了方便穿绳佩戴和按抑,在官印中也是区分品级高低的重要标识.
关键词:印面 神形兼备 古玺印 实用功能 动物形象 官印 秦汉 
新见封泥与秦县印制变迁被引量:4
《社会科学》2023年第3期43-56,共14页孙闻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出简牍与秦汉县制研究”(项目编号:20BZS031)的阶段性成果。
秦印制度对战国至秦统一的历史进程多有反映,由封泥所见县印切入,可揭示相关面貌,并增进对秦汉、汉唐政治制度演变的认知。秦印称谓经历由“玺”而“印”的变化,时间非以秦统一为界,而在统一前夕。天子印称“玺”、吏民印称“印”,与秦...
关键词:玺印 通官印 小官印 吏员印 官署印 乡印 部印 
封泥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当代认知
《西泠艺丛》2023年第1期73-78,共6页孙慰祖 
考古学背景下对于古封泥的价值认知与研究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后起的古代文字遗存门类,封泥研究由金石学考经证史拓展为融入现代多学科方法的综合研究,这一进程经历了一百多年。一、封泥著录与文字考释的发端封泥引起晚清金...
关键词:文字考释 金石学 玺印 价值认知 官印 文字遗存 封泥 考古学 
试释战国玺印封泥中的“祈父”被引量:2
《文物》2021年第8期58-61,共4页赵平安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先秦两汉讹字综合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5ZDB09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大数据、云平台支持下的甲骨文字考释研究”子课题“清华大学藏甲骨的综合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6@ZH017A4)的阶段性成果。
在战国时期齐国的玺印封泥中,有一组玺印皆为官印,且颇具规模,向来受到重视。其中第1~6号为印章(第6号为玉印),第7号为封泥(表一)。长期形成的释读意见,可参看孙刚《东周齐系题铭研究》[1]。其中"■"二字尤为重要[2],争议也最为集中。...
关键词:战国时期 玺印 封泥 东周 李家浩 官印 
读玺札记四则
《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2020年第1期-,共4页吴良宝 
吉林大学青年学术培育计划资助项目“战国古玺资料整理与研究”(2019FRLX08)的阶段性成果
一《山东新出土古玺印》006"苹大夫之鉨"(图一)是一方齐系官印,山东苍山县柞城古城遗址出土。①陈光田先生认为:"印文‘苹’可能是地名,具体地望待考。‘苹’也可能是指‘苹车’,即古代的战车。《周礼·春官·车仆》云:‘车仆,掌戎车之...
关键词:古城遗址 柞城 古玺印 郑玄注 官印 陈光 
两宋印章的渊源与走向
《西泠艺丛》2020年第9期36-43,共8页孙慰祖 
隋唐制度是秦汉以后中国印章制度史上的又一个枢纽。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官印,完全是隋唐官印体制的延续。隋唐的印制是两宋印章的渊源。由于北宋在代表汉文化的地位上居于优势,隋唐印制的形态规范至宋代已经成熟。少数民族在走向封建...
关键词:封建化 民族文化融合 玺印 多元格局 印章 官印 隋唐 少数民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